僅僅5年,貴陽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從2001年的48家增加至2006年的222家,增長了近4倍。
近年來,貴州高新技術產業進一步向產業園區聚集。貴陽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江南航天科技工業園區、貴陽小河經濟技術開發區,囊括了全省90%產值過億元的高新技術企業。
貴州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迅猛。基本形成一批具有貴州特色的優勢產業集群——以新型電子元器件、汽車電子、高端電視接收機為主的電子信息產業集群,以航空、航天及裝備制造為代表的先進制造產業集群,以磷、鈦、鋁為代表的材料及以新型能源材料、電子材料、聚合物復合材料為代表的新材料產業集群,以生產抗癌、心血管防治、止咳、消炎的苗藥、民族藥為主體的中藥現代化產業集群。
高新技術后續發展動力十足。研發能力不斷增強,創新體系建設初具規模——建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3家,成立生產力促進中心13家,獲得科技部批準的國家863計劃成果產業化基地4家。而國家復合改性材料聚合物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成立,則實現了貴州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設方面“零的突破”。
貴州高新技術產業的勃興,得益于一些重大關鍵共性技術突破的有力支撐。據介紹,貴州在航空產品數字樣機制造、中央空調變流量控制系統、大容量CO2超臨界萃取裝置、小油桐生物柴油等產業共性技術研究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為進一步加快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奠定了基礎。
貴陽普天萬向物流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開發出集機械、電子、通信、自動控制、傳感技術等多項先進技術于一體的物流配送體系及自動化裝備,已為各行業提供了近300套物件傳輸、分揀處理設備,產品遠銷英國、泰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實現銷售收入9540.2萬元,利潤902.5萬元。
國家復合改性聚合物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承擔了多項*、省級科技攻關項目,已成功孵化成果11項,完成1300多萬元工業產值。多種高性能改性聚合材料已廣泛應用于家電、汽車、高性能農膜、軍工等行業,并基本形成產學研一體化的創新開發體系。
更為宏偉的目標,寫進了《貴州省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綱要》。按照《綱要》,近期貴州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重點是:一、加快創新體系建設,提高整體創新能力;二、構建以貴陽經濟圈為核心的遵義——貴陽——安順高新技術產業帶,加快南下通道經濟為主體的貴州核心區域經濟發展,對全省經濟形成大帶動格局;三是圍繞區域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結合推進科技創
目前,省科技廳正在圍繞重點領域,從培育高新技術產業集群和解決重大關鍵共性技術問題目標出發,在重大專項、科技攻關和火炬計劃等多個層面組織項目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