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齒輪產業聯盟秘書長李盛其指出,研判當下的齒輪產業發展形勢必須結合中國齒輪產業“十三五”期間的創新發展來思考。他表示,在當前E時代(包括電力、電機、電子、電氣、電控等)主導的時代發展背景下,高端制造、智能機器人、清潔能源以及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等的應用,正在推動人類社會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的到來。與此相對應,齒輪產業當然也時不我待,應當充分利用全球產業競爭格局正在發生重大調整、國際產業分工新格局正被重塑的有利時點,通過國際、國內兩個市場,通過兼并重組、購買知識產權等各種手段,迅速引進消化吸收各種相關的先進技術,以期爭取在較短時間內實現產業的核心產品創新與產業轉型升級。
對于中國所處的經濟發展階段,李盛其也有深刻的認識,他認為,處于追趕型經濟階段的中國,整體制造業都會經過從低水平的結構性過剩、要素驅動邊際收益遞減到效率與創新驅動、創新與不斷創新的良性循環的發展方向發展。在此過程中,創新驅動、效率驅動、要素驅動的“混合動力”,將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齒輪產業也將在大的經濟背景下完成自己的轉型升級。
通過與中國制造2025目標的結合,齒輪產業未來技術發展電動化、智能化、輕量化的脈絡已經明確,以“四基”(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基礎材料、基礎工藝、基礎研究)的由高疲勞耐久性引出的高可靠性是齒輪產業生存立足的基本點,在此基礎上才能向著更高的發展目標前行。
從未來齒輪產業“十三五”期間的重點任務不難看出,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車傳動技術、工業機器人關節減速器、抗疲勞長壽命齒輪制造、面齒輪技術、高端齒輪傳動產品先進開發軟件、輕量化技術應用、國際先進技術與國際化發展服務平臺等,是齒輪產業的總體發展方向。李盛其表示,在新形勢下,中國齒輪產業聯盟也會更多融入金融與互聯網經營理念,結合國際與高校等研究資源,用新思維、新理念、新知識提升整體產業與相關人員的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