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海寧的天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提出并牽頭起草的國際標準提案《IEC 60424-8鐵氧體磁心表面缺陷極限導則第8部分:PQ磁心》,已由國標委向國際電工委員會磁性材料技術委員會提交提案,并正式進入立項階段。企業負責人表示,相信隨著國際標準的啟用,將有更多客戶認可天通的技術與產品,進一步鞏固其在我國軟磁行業龍頭企業的地位。
從早些年王店五企業參與制定浴霸國家標準,到后來開發區企業爭相制定“國標”,一年制定、修訂12項,再到如今天通控股牽頭并主導國際標準,應該說,我市企業對于技術標準的重要性、參與制定的積極性正在不斷加深、提高。
企業界流行這么一句話:“*企業做標準、二流企業做品牌、三流企業做產品。”這里的標準,指的是同類產品的技術標準,即一個企業以自己的技術基礎形成行業、國家甚至國際技術標準,從而掌握行業話語權。事實上,“標準等于話語權”已經成為眾多企業公認的市場“潛規則”。用一位企業家的話講,“要當行業老大,就要制定標準,只有把自己的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寫進標準,讓其他企業以此為準,才能提高實力、形成優勢。”
當前,嘉興經濟發展的主基調是“二次創業”與轉型升級。這時候,需要更多企業力爭上游,爭做制定標準的“*企業”,積極參與國內外標準的制定與修訂,借此提升產品、行業在國際國內市場上的競爭力。換言之,沒有在關鍵技術、核心領域、戰略產業上具有創新*優勢,企業就不可能搶占市場制高點。只有積極主動地參與各種標準的制定,拿下標準制定的話語權,才可能成為行業的佼佼者。作為一個經濟外向型的城市,企業“走出去”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嘉興經濟的起伏。如果我們的企業都能夠參與國家標準或者等效國際標準的制定,那么其產品就不用擔心國際貿易非關稅壁壘。更何況,參與標準的制修訂活動,還可以及時了解*新的技術發展和標準要求,從而助推產業從“制造”向“創造”的轉型升級。
得標準者得天下。學會率先制定標準,率先將標準推向市場、規范市場,進而收獲“標準紅利”已成為禾城大小企業“二次創業”的必修課,也是嘉興經濟轉型升級的必經之路,因此必須修好、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