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省工信委獲悉,黑龍江省正在制定《黑龍江省陶瓷產業發展實施方案》,全面打造東西部兩大陶瓷產業聚集區,使黑龍江成為北方陶瓷生產、出口基地。
黑龍江省陶瓷礦產資源豐富,主要分布在齊齊哈爾地區、牡丹江東寧縣、雞西等地。豐富的礦產資源為黑龍江省發展陶瓷產業奠定了基礎。上世紀50年代末期,黑龍江省的陶瓷產業已粗具規模。始于1959年的勃利黑陶,被譽為“龍江瑰寶”、“黑土奇葩”,是黑龍江省*批非物質文化遺產。1958年,東寧縣利用豐富的礦產資源,成立了建筑陶瓷廠,是當時全國僅有的7家建筑陶瓷廠之一。東寧產的寶麗光磚、玻璃馬賽克曾獲國家部優產品,成為東北地區知名的“陶瓷城”。1996年,依安縣引進了齊齊哈爾華寶集團,共同投資1600多萬元,建成了北方高嶺土公司年產10萬噸高嶺土采選礦生產項目。
雖然陶瓷礦產資源豐富,但分布不均勻,陶瓷產業發展緩慢,黑龍江省陶瓷生產仍以輸出原料為主,依安縣年產10萬噸高嶺土主要銷往省外,省內幾家陶瓷企業用量極少,資源優勢沒有變成經濟優勢。
立足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黑龍江省將緊緊抓住陶瓷產業發達地區產業升級和轉移的有利時機,以培育龍頭企業為核心,全力建設黑龍江省東部和西部兩大陶瓷產業集聚區。西部重點打造以依安縣為核心,輻射周邊地區的建筑裝飾陶瓷產業基地;東部重點打造雞西市、七臺河市和牡丹江市特種陶瓷及牡丹江市東寧縣和林口縣建筑裝飾陶瓷產業基地。重點發展建筑裝飾陶瓷、工業陶瓷、衛生陶瓷、特種陶瓷、藝術陶瓷,兼顧琉璃制品和日用陶瓷及高新技術陶瓷等,延長產業鏈,以東北和俄羅斯為目標市場,建成北方陶瓷生產、出口基地。更新設計觀念,在配套、器型、花面設計、包裝等方面不斷創新,不斷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創立有黑龍江省陶瓷文化特色的陶瓷品牌。
為支持陶瓷產業發展,黑龍江省將全力推進東部和西部陶瓷加工產業園區建設,對進入園區的深加工企業在政策、稅收、電力、資源和土地等方面給予優惠。建立“一站式”招商引資服務體系,提高行政辦公效率,改革行政審批制度和辦事程序,完善陶瓷產業的各項優惠政策。制定陶瓷企業準入標準,嚴格控制初加工生產能力。限制原料出省,鼓勵省內精深加工。在原料供應上,優先保證省內下游企業的科研和生產需要,在原料價格上,給予省內深加工企業一定的優惠。制定并實施高嶺土等原料出省預申報審批制度,控制初級產品出省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