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磁公司探索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新型工業化路子,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努力使傳統經濟“資源—產品—污染排放”的物質單向流動模式,向“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物質循環利用的良性方向轉變。二十多年來,企業由此規模不斷擴大,經濟效益顯著提高,“東磁”品牌在世界磁材市場上越來越響。
統一思想意志堅
發展循環經濟有助于節約資源、減輕環境污染、降低成本,對推動社會進步,建設和諧企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然而,因員工認識水平不一,各項措施落實下去有可能達不到*佳效果。為此,東磁公司把統一思想作為發展循環經濟的頭等大事,以形成合力,達成發展循環經濟的共識,促進公司發展。
為了統一干群思想,公司管理學院及企業形象宣傳科等宣傳部門利用多種方式積極開展節能減排、企業環保等知識的系統性宣傳。各事業部和工廠則利用例會、黑板報等宣傳陣地,把長期積累總結出的“節能小竅門”收集起來,供全體員工分享,以此將發展循環經濟的意識深入到每一個員工、每一個工作崗位。
2005年10月,公司專門設立生產技術工程部,對所屬事業部和工廠的生產、計量實行監督和統一管理,并針對節能減排工作現狀作出具體部署。2006年公司成立節能降耗工作領導小組,每月負責對下屬企業進行抽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這些部門的設立,為循環經濟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為員工節能降耗工作理清了思路。
從源頭抓起
在生產中,*大限度利用資源和能源,減少輸入端的投入,是被實踐證明的,*有效的一個節能減排方法。東磁公司積極探索和落實科學管理模式,力求從源頭上防止浪費。
公司此前就已推行“精益生產”,通過對管理人員和員工的知識培訓,將“精益生產”理論和實際相結合,運用到了每道生產工序當中。在此基礎上,公司發現了許多節能好辦法。如通過對成型壓制時間和磨加工自動倒角的有效工作時間分析,科學地制定出標準工時,達到了工作效率的*大化,節約了人力資源。
推行清潔生產是從源頭上控制污染物產生、減少能資源消耗的有效手段。東磁公司從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出發,成立了“清潔生產審核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并委托浙江大衛環境規劃設計有限公司指導本公司品質管理部門積極開展清潔生產審核,以大力推行清潔生產。
在長期生產實踐中,東磁公司逐漸摸索出了一些獨特的管理方法。如從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做好節能減排的角度出發,推出了“三檢、三不放過”管理。
“三檢”指自檢、互檢和專檢。“三不放過”指質量問題原因不明確不放過、責任不明確不放過、措施不落實不放過,即不管哪一道工序,不管什么樣的質量問題,都要查明原因,找出直接及間接責任,并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杜絕以后再發生類似的質量問題。“三檢、三不放過”管理的實施,不但保證了產品的質量,也起到了對資源和能源合理控制的作用。公司產品在國家和省相關部門歷年的監督抽查中,各項檢驗結果均達到優等,并多次獲得松下、菲利浦、三星、LG等世界知名電器公司頒發的*佳品質、*佳成本*供應商獎。
技改和管理齊頭并進
發展循環經濟,除了節約資源,還需要改善環境。
磁性材料行業屬電子行業,其生產對周邊的環境影響甚微,對員工身體造成影響較大的主要是粉塵。為了給員工創造良好的工作平臺,公司花大力氣對一些硬件設施做出了改進。如投入1000萬元資金,相繼對武鋼鋼實磁材廠、磁材三廠等粉塵較大的企業進行了生產技術改造,配置鐵磷預熱烘干窯,建起電子稱自動配料系統和氣動輸送系統,不僅防止了粉塵飛揚,達到清潔生產的效果,而且還簡化了工序,節約了人力。又如,磁材一廠設置了管道作業布袋除塵,軟磁九廠在噴漆車間安裝了廢氣凈化裝置等,這些技改項目的實施,有效控制了粉塵和噪聲,改善了員工的工作環境。
為了調動員工的主觀能動性,鼓勵他們積極探索生產工藝,對高能耗設備進行節能降低的技術改造,東磁公司推出了許多獎勵措施,從而每年都能收到許多合理化建議。來自一線員工的智慧,也推動著企業的發展。
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東磁公司發展循環經濟,力爭“魚和熊掌”兼得,致力追求成本*低、質量*好、效益*高、污染物排放*少,以實現社會與經濟效益的雙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