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平縣位于遼冀蒙三省交匯處,歷史悠久,境內礦產資源豐富,種類繁多。鐵礦石遠景儲量14億噸以上,鐵精粉年生產能力1000萬噸。建平縣金屬新材料產業集群依托資源優勢,在縣委、縣政府領導下,按照“工業主導、項目牽動、產業立縣”的發展戰略,結合金屬新材料產業實際,本著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做優做強現有企業、擴大接長產業鏈條、發展高新技術含量產品的原則,不斷開拓創新,強化服務,凝心聚力,努力在促進鐵精粉就地轉化增值上實現新突破,為縣域經濟的快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2013年,金屬新材料產業集群現有鐵選及延伸加工企業262戶,其中鐵選企業204戶、球團企業45戶、鑄造企業13戶。2013年,完成產值120億元。
“十二五”期間,金屬新材料產業集群圍繞產業集群建設,做大做強現有企業,積極推進以鐵礦石資源為主的企業整合工作;圍繞產業園區建設,著力引進鐵精粉延伸加工項目;圍繞接長產業鏈條、優化產業結構,重點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圍繞資源節約利用,大力發展循環經濟,著力開發環保綠色產品。傾力打造“遼寧乃至東北地區鋼鐵系列制品原材料供應基地”。
建平縣金屬新材料產業集群重點依托金屬新材料產業園區。園區位于建平縣萬壽街道大板溝村,整體規劃面積3.3平方公里。產業園區緊緊圍繞拉長產業鏈條,優化產業結構,著力引進鐵礦延伸加工項目,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圍繞資源節約利用,大力發展循環經濟,著力開發環保綠色產品。同時面向金屬新材料產業和高端產品生產企業,規劃建設公共或獨立的研發設計中心、鑄件鑒定檢測中心、職業技術培訓中心、信息服務中心和物流中心等。
重點發展鐵精礦深加工產業、金屬新材料深加工產業、尾礦資源綜合利用產業。主要生產直接還原鐵、粉末冶金及制品、金屬化球團、粒鐵、磁性材料、球墨鑄管等產品。力爭把園區建成特色鮮明、設施完善、服務便捷,在全省具有重要影響的特色產業園區。
經過5-10年的努力,通過構建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努力將金屬新材料與機械裝備制造基地打造成為遼西北重要金屬新材料工業集聚區,輻射東北地區,環渤海區域以及長三角等區域。集群以發展礦產資源深加工產業鏈、新型建材循環經濟型產業和鑄造為基礎,并建設符合當地資源特色的裝備制造基地、研發中心和服務中心。*終建設成為產值超百億元的集產業、生態為一體的具有較強競爭力的金屬新材料產業與機械裝備制造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