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電線電纜行業遭受到*的重創,已成不爭的事實。受銅、鋁等原材料的高價震蕩,眾多企業已陷入極端困難的境地。受此影響,變壓器等行業也是舉步維艱。此種現象已成為制約電工行業發展的*主要障礙。但從行業整體看,上半年經濟運行平穩,主要經濟指標仍然保持了較快的增長。
經濟運行趨好的主要表現是:產銷增速均保持在30%以上;產銷銜接良好,產品銷售率達到96.79%;新產品產值增長迅速,增幅達33.68%。雖然線纜業等處境困難,然而全行業利潤總額仍有較大幅度的增長。尤為突出的是,電工產品進出口貿易增勢強勁,出口量增幅較大。
中國電器工業協會有關專家指出,電工行業發展勢頭依然趨好,但有些隱憂不可小視。例如,發電設備市場已呈現的"縮水"現象,電線電纜、低壓電器等行業由于"門檻"較低,致使產能過剩,市場無序競爭愈演愈烈等問題,都值得業界高度關注。
指標:產值銷量增幅雙超30%
今年1~5月,電工行業實現工業總產值(當年價)5010.47億元,同比增長30.32%;實現新產品產值697.18億元,同比增長33.68%;實現工業銷售產值4849.61億元,同比增長31.20%;實現出口的交貨值935.43億元,同比增長22.61%。
主營業務收入4669.90億元,同比增長32.93%;利潤總額249.94億元,同比增長39.40%。實現進出口總額260.78億美元,同比增長30.23%,其中進口124.18億美元,出口136.60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22.89%、37.71%,貿易順差12.42億美元。
亮點:發展蘊藏巨大后勁
今年,新產品產值高速增長仍是電工行業蓬勃發展的一大亮點。
行業統計數據顯示:1~5月電工行業實現新產品產值697.18億元,同比增長33.68%,貢獻率為20.13%。
針對這一數據分析認為,單從增幅看,雖不及去年同期(46.62%)高,但新產品產值率已達到13.91%,仍比去年同期(12.90%)提高了..01個百分點。新產品增幅明顯降低的現象說明,近年來,新產品產值率的基數不斷加大,在高基數的態勢下,繼續保持40%以上的增長幅度是不現實的。
從新產品構成看,主要集中在發電和輸變電領域:近兩年,不僅60萬千瓦超臨界和超超臨界發電機組、超高電壓超大容量變壓器以及FS6高壓、超高壓斷路器和GIS組合電器等新產品研究開發的氣勢磅礴,其他如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
出口:5月貿易順差創歷年之*
電工行業進出口仍然活躍,出口量繼續大幅度增長。出口增幅依然超過進口,且順差加大,但低附加值產品仍是出口的"主角"。
據統計,今年以來,進出口總額、進口額、出口額的增長幅度分別高出去年同期10.66個、9.10個和11.56個百分點。進出口總額360.78億美元,增幅達到了30.23%;進口124.18億美元,增幅達22.89%;出口136.60億美元,增幅37.71%。
值得關注的是,出口增長幅度高出了進口增幅14.82個百分點。出口量的迅猛增長,使年初以來已形成的貿易順差繼續加大,5月份創出歷年同期之*。
從時間順序劃分,1~2月累計順差2.89億美元,1~3月累計順差5.95億美元,1~4月累計順差已達到8.67億美元,1~5月累計順差高達12.42億美元。
從出口產品結構看,主要是技術附加值較低的產品為主,如排在出口前三位的電線電纜、低壓電器和電動工具,其出口額均超過10億美元,僅電線電纜的出口額就將近25億美元。
這些數據表明,電工產品出口增長迅速的原因,主要來自兩點:
一方面是電工產品(主要是中低端產品)在國際市場上仍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
另一方面是由于國內產能過剩、競爭加劇而導致生產企業紛紛走出國門開拓國際市場以尋找新的出路。
趨勢:產銷銜接良好增速明顯
今年,電工行業繼續保持了去年以來產銷快速增長、銜接良好的發展勢頭。
僅從前5個月的經濟運行趨勢分析,電工行業工業總產值的同比增長速度達30.32%,高于去年同期0.77個百分點,高于去年全年0.94個百分點。工業銷售產值同比增長速度達31.20%,比去年同期提高了..57個百分點,比去年全年的也提高了1.58個百分點。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速度則更高,達到了32.93%。這一增速不僅高出去年同期5.46個百分點,而且也比去年全年的增長速度(29.24%)高出3.69個百分點。
全行業產品銷售率今年開局以來逐月提高:2月為95.58%,3月為96.52%,4月為97.43%,5月為97.14%。據統計,前5個月行業總的產品銷售率達到了96.79%。
贏利:水平參差不齊
目前電工行業利潤指標的大幅增長,主要是靠新產品產值率高的行業以及一些雖然贏利水平不高但產銷規模不斷擴大的產業所支撐。
今年,電工行業實現利潤總額,堪稱"大幅"增長。然而,由于電工行業規模龐大、產業鏈長,又由于產品技術含量不同,因此行業內的各個小行業之間的發展水平和贏利水平參差不齊、苦樂不均,盈虧差異很大。
行業統計資料表明,如按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和主營業務成本利潤率指標做比較,在電工行業內的22個小行業中,贏利高低水平相差3~4倍之多。
值得一提的是,行業這種不平衡的現象,尤以受銅、鋁等主要原材料價格暴漲影響的電線電纜、變壓器、中小型電機、微分電機等行業*為嚴重,*低的產品毛利率僅為3%左右。
途徑:企業行業政府通力合作
為有效解決目前電工行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企業、行業、政府部門要通力合作。
對企業而言,一方面需要從自身做起,通過加強管理,進一步挖掘潛力、降低消耗、提高效益。通過自主創新推動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應用。加速新產品開發,提高產品附加值,使企業的競爭實力盡快得到提高。針對銅資源緊缺的局面,電線電纜行業尤其需要積極進行新材料、新技術的研究。另一方面企業也要在合同定價、付款方式和原材料采購方式(如有效利用期貨市場)等方面進行必要的研究,以*大限度地規避企業經營活動的風險。
行業協會也要積極發揮"橋梁"作用,在生產企業、用戶以及政府之間做好情況溝通、反映問題和研究對策的工作,以盡*大力量協助企業渡過難關,并引導行業加強自律,促進行業的有序競爭和資源整合。
建議政府有關部門把當前有色金屬材料價格巨幅波動對電工電器行業造成的巨大影響,作為當前經濟工作中的緊迫問題,納入議事日程,及時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協助解決,以促進電工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隱憂:呈現四大難點
根據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分析,行業發展中的一些問題已經顯現,給行業健康發展帶來很大難度。
難點一:發電設備市場"縮水"
據分析,發電設備市場需求的高峰已接近尾聲。
從單個月份產量分析,4月份當月產量為726.73萬千瓦,并出現了自去年8月以來當月產量的*負增長(-8.5%)。據對全國發電機、汽輪機、水輪機和電站輔機業等18家重點骨干企業的調查顯示。今年1季度,在預接下年度合同時,15家企業顯現不同程度的減少,總體減少幅度達47.06%。其中減少幅度*大的某公司竟高達89.82%。目前發電設備行業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為爭奪2008年及以后的市場訂單,已開始了新一輪的價格競爭,市場開拓難度將不斷加大。
由于今年需完成的交貨量仍比較多,因此,會使2006年的發電設備產量維持在8000萬千瓦左右的高水平。但是基于某些企業預接下年度合同量的大幅度減少,因此預計部分發電設備企業明年或后年就有可能出現訂貨量和生產任務不足的現象。
難點二:原材料價格暴漲
自去年年底、今年初開始,電工用主要原材料銅、鋁等價格暴漲。電解鋁價格從去年11月時的1.7萬元/噸,到今年2月已漲到2.2萬元/噸,其后始終沒有脫離高位,上漲幅度達30%。銅的價格則是持續暴漲,從去年底的3.8萬元/噸,漲到今年3月的近5萬元/噸,再漲到4月底的6.6萬元/噸,到5月終于突破8萬元/噸。目前雖有回落,但一直在高位震蕩徘徊。再如貴金屬白銀,今年,其價格就上漲了50%。使用鋁、銅、白銀等大戶,如電線電纜、變壓器、通用低壓電器等行業,由于原材料在產品中所占的比重較大,因此原材料價格大幅度上漲直接導致產品成本的激增。
今年1~5月,電工行業主營業務成本同比增長33.39%,高于去年同期主營業務成本增幅3.16個百分點。比同期主營業務收入增幅高出了0.46個百分點,更比同期銷售產值增幅高出了2.19個百分點。在產品銷售價格不能得到合理提升的情況下,企業的生存、行業的發展必將受到嚴重影響。
據統計,14家在去年國家電網公司6批集中招標采購中中標的電纜企業,僅因電解鋁漲價就使這些企業已經虧損或將要虧損4.23億元。另據對三家電線電纜企業的調查,銅漲價造成這些企業在執行供貨合同中已經發生和將要發生28860萬元的虧損。銅鋁大幅漲價使電線電纜企業陷入了極端困難的境地。另外銅、鋁價格猛漲也將對發電、輸變電和電機制造業造成不利影響,并已經成為制約電工行業發展的*主要障礙。
難點三:產能過剩無序競爭電線電纜、低壓電器、變壓器以及中小型電機等行業,由于"門檻"比較低,近年來出現了產能過剩的情況。頻頻出現企業間為爭奪市場而競相壓價,造成市場無序競爭。
據反映,近一個時期以來,特別是銅價暴漲以來,電線電纜市場已出現了線纜直徑不符合要求、截面積不達標的產品以及使用雜銅的偽劣產品。變壓器市場上也出現了利用拆解舊變壓器的廢舊材料生產"新"變壓器的情況。無序競爭行為不僅破壞了市場秩序,而且將嚴重影響行業的健康發展。
難點四:資金周轉緊張目前,由于原材料大幅度漲價等原因造成的企業資金緊張問題,在電線電纜、變壓器等行業中普遍存在。特別是在電線電纜行業還存在著因用戶付款方式不合理造成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