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銅陵經濟技術開發區內,沿著建成不久的長山大道前行,銅陵國傳電子材料有限公司新開發的年產1萬噸霧化納米銅粉及銅合金粉項目建設工地便引入眼簾。“長山大道是開發區為了我們項目早日投產而提前開通的,為項目的建設施工創造了積極的條件。去年9月開工后,我們搶抓建設質量和工期,目前2號廠房已經建成,預計一個月后*條生產線就要進行試產。”5月15日上午,銅陵國傳電子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湯傳舵熱情地告訴記者。
據介紹,該項目占地面積為50畝,總建筑面積為23438平方米,包括建設一棟研發樓、一棟辦公樓、五棟標準化廠房,總投資約14126萬元。據了解,銅陵國傳電子材料有限公司的前身是銅陵國傳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原公司主營從有色銅冶煉企業生產的廢液中回收有價金屬銅鎳的生產及銷售。為了克服原公司生產的機械化程度低、工藝落后、產品附加值低等缺點,該公司決心調整產業結構,加快企業轉型升級。2009年以來,該公司先后投入300多萬元實施銅及銅合金粉等高新技術產品的科技研發,大力發展戰略新興產業,培育企業新的經濟增長點。為此,該公司投入巨資帶領一班人進行科技攻關,并與中南工業大學、合肥工業大學等相關高校、科研機構交流合作,經過三年的研發創新,成功開發了霧化銅粉及銅合金粉的生產技術與工藝。產品經過反復試驗,質量穩定,性能可靠,可滿足不同行業的需求,在國內同行中處*地位。據了解,純銅粉、合金粉、納米粉可分別用于筆記本電腦散熱導管、汽車軸承、有機硅合成催化劑中,用途很廣,市場需求量也很大。該公司將以內銷為主,并外銷到美國、德國、我國臺灣等地。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該項目的“重頭武器”———長30米、高2.6米、重30噸的大型設備動態還原爐將要進廠,5月20日之前,2號廠房的設備將基本到位。“計劃年內第二條生產線投產,第三、四兩條生產線明年投產。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后,我們將成為本地區規模*大的一家研發霧化納米銅粉及銅合金粉的企業,可實現年銷售收入83200萬元”,湯傳舵向記者描述著未來的美好藍圖,并表示,要在市場立足,就要擁有核心技術,不斷創新產品。下一步,該公司將進一步研發,進一步創新,將新項目產品運用到平板電腦中。“我們會不斷努力,做得更好。”湯傳舵自信而堅定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