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西縣,位于河北省邢臺市轄區,地處河北省東南部、邢臺市東部,京九鐵路、邢臨高速公路和邢臨公路貫穿縣境,是邢臺市的東大門,溝通冀魯的橋頭堡。近年來,臨西縣立足于軸承這一傳統特色產業,瞄準“中國制造2025”戰略,以對標國際高端,創造國內*,打造“中國重要的中高端軸承生產基地”為目標,植根基礎,把傳統產業打造成優質產業,推動軸承產業向高端軸承產業邁進。
作為國內*大的軸承市場之一,臨西縣大力支持規劃軸承企業技術改造,連續出臺了“零占地技改”、“科技立異獎賞十條”等多種相關優惠政策,力爭做大做強軸承工業,不斷引導軸承企業走新型工業化路途。
“使用臨西生產的絲杠軸承后,我們數控機床的加工精度達到了5μ以內,極大提高了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一位機床生產公司的負責人說道。表面平行差在0.5μ以內,可替代進口。臨西縣*近研發的這種P2級絲杠軸承,填補了該縣軸承產業的一項*,更為臨西軸承產業注入新活力。
在推進創新創業上,臨西縣圍繞高質量發展,聚焦發力,出臺了《軸承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目標到2020年,將大力實施“兩化融合”制造、新產品開發、品牌化打造等“五大工程”,推動軸承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邁向國際產業鏈中高端。
除了創新之外,臨西縣也十分重視人才資源,大力引進高層次人才,聘請了中國軸承工業協會專務委員何加群為產業首席專家,每月為軸承企業家傳授企業經營理念和實戰策略;堅持引進與培育相結合的原則,提升洛陽軸承*技工學校臨西分校的教學質量,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軸承專業技術人才,夯實人才隊伍的基礎。同時,實施《臨西縣“博碩引進計劃”》,在編制、住房、醫療及配偶子女的就業、教育等方面給予博碩人才政策傾斜和待遇優惠。
在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和引導后,臨西軸承產業取得了豐盛的效果。比方,河北三橋軸承公司和清華大學共同研制的高鐵專用軸承,可使單節車皮載重進步80到100噸,而且壽命長,穩定性強,完全可以代替進口,市場前景寬廣。
河北誠為軸承公司投入使用I5系列智能機床后,企業出產的轎車軸承產品精度進步1倍,出產功率進步20%以上,年可節省刀具耗材本錢投入30多萬元,廣泛開發高端客戶,年供貨量達600多萬件,占到企業悉數產值的70%。
鑫泰鍛件制作公司出產的精細數控機床、重型貨車專用軸承鑄件,已成為專供SKF、鐵姆肯等7個國際聞名軸承企業的免檢產品,被鐵姆肯公司評為優異供貨商,本年,企業完成出產設備與世界先進水平同步,將設備悉數晉級為“I5”智能機床。
近來,臨西縣進軍互聯網領域,搭建了“找軸網”電子商務平臺,希冀以電商平臺為核心,構建軸承行業供應鏈體系。
安身新起點,追求新發展,臨西縣充分發揮了軸承這一特征工業集群優勢,為國產軸承注入新生機與新期望,也為我國軸承產業的發展貢獻了極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