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溪鎮頂峰磁材有限公司7臺一段式固定煤氣發生爐已全部拆除,正在改建為以液化天然氣為燃料的新型清潔燃料窯爐。昨日(8月28日),金華東陽市經信局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科科長張毅在驗收現場介紹,目前該市72家磁性材料企業共計199臺一段式固定煤氣發生爐已全部完成整治淘汰工作。
東陽素有“中國磁都”之稱,磁性材料行業一直是該市重點優勢產業之一。然而,以往作為磁性材料企業生產“標配”的煤氣發生爐釋放硫化物、粉塵等,嚴重污染大氣環境。去年,根據中央環保督察組要求,東陽在磁性材料行業共排摸出需淘汰整改的煤氣發生爐103臺。今年3月初,東陽出臺實施方案,明確淘汰要求和淘汰補助政策,倒逼磁性材料行業綠色轉型。
東陽將此次淘汰改造工作統一納入全市“颶風整治”專項行動,形成部門鎮街聯動攻堅克難的格局。截至今年6月30日,中央環保督察反饋的46家企業103臺一段式煤氣發生爐全部拆除,較上級要求時間節點提前3個月。與此同時,東陽自我加壓,通過全面排查新發現的26家企業96臺一段式煤氣發生爐,也于7月底前全部淘汰。
淘汰改造期間,恰值磁性材料企業生產和銷售旺季。為此,東陽強化政策補助和引導。一方面由東陽市經信局會同有關鎮鄉街道對所有整改企業上門走訪,協調解決企業整改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另一方面,該市制定出臺財政補助標準,對按期完成淘汰改造的企業,給予每蒸噸8萬~10萬元補助,以激勵政策調動企業淘汰積極性。
“現在車間比原來干凈整潔多了,每座窯還能為企業節省2至3人的人工成本。”東磁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磁性行業龍頭企業,東磁率先投資5380萬元,將51臺回轉窯、窯爐等設備改造為以液化天然氣為燃料的新型清潔燃料窯爐,帶動了整個行業整治淘汰。
針對天然氣管網建設不配套且嚴重滯后的問題,東陽積極強化管網建設和管理工作,幫助企業解決LNG儲罐的布點和安放中遇到的問題,加快做好天然氣配套管網規劃布點、管道鋪設,新建天然氣管網18.63公里,分布式儲罐3座,天然氣區域門站1座。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東陽市磁性材料行業總產值67億元,同比增長12%。東陽煤氣發生爐整治淘汰工作不但促進煤炭減量排放,而且加快推進了磁性材料行業轉型升級,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