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遂寧高新區的邦普刀具遂寧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展廳內,多款精密數控刀具陳列其中,宛如一顆顆削鐵如泥的“工業牙齒”;該公司壓制車間內,15臺壓機正“火力全開”,機械手臂不斷來回舞動,7克的粉末在經過6秒內的壓制成型后,變成指甲蓋大小的刀片。
“整個生產線已達到80%的自動化程度,全部達產后,可年產3000萬片數控刀具。”邦普刀具公司總經理吳劉根說,通過新上的自動化設備,企業產能提升70%,用工成本下降了30%。
當前,遂寧高新區已聚集涉及軟件研發和集成應用、零部件和成套設備制造、成套設備及終端應用的企業41家,去年智能制造產值達50億元。力爭用3年—5年時間,打造百億級智能制造產業集群——遂寧高新區鎖定的這一發展目標,如何實現?
“智”成生態構建產業內循環體系在四川托璞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辦公樓大廳里,“智能制造讓生產更簡單”10個大字格外顯眼。
托璞勒成立于2017年,主要為電子電路行業客戶提供高端智能制造和工業自動化整體解決方案。“我們匯聚了眾多電子電路行業、國際知名半導體行業資深研發團隊,覆蓋機械設計、軟件開發、視覺技術、運動控制等核心領域。”托璞勒項目經理王培順說。
在遂寧高新區深耕8年,托璞勒已經成為園區智能制造產業的龍頭企業。如今,它還多了一個身份:園區智能制造產業的“鏈主企業”。以托璞勒為圓心,遂寧高新區致力打造半徑1公里的智能制造產業生態圈。
走進托璞勒生產車間,機械轟鳴作響,鈑金、精加工、焊涂、裝配組裝等工序不斷推進,生產線陸續“吐”出各類智能制造設備零部件。“這些電子電路智能設備專用精密零部件等,就近發給周邊的四川裕騰科技、安豐達進行加工,香山機械、四川嘉裕等企業也陸續納入合作名單。”王培順如數家珍。
在這個產業生態圈里,10余家配套企業如同精密咬合的“齒輪”,為托璞勒補上了精密零部件加工、設備安裝調試、研發生產工具輔料等產業鏈環節,“裕騰科技的精密零部件上午出廠,中午就能裝進我們的設備,技術團隊步行15分鐘就能到場調試。”王培順說。
這也是遂寧高新區打造百億級智能制造產業集群的主要打法——發揮“鏈主企業”在標志性產品、創新能力方面的優勢,加速形成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延伸上中下游鏈條,建圈強鏈,提升智能制造產業發展能級。
“目前園區聚集了13家智能裝備產業鏈企業,為了把這些企業的需求統籌起來,我們積極構建產業內循環體系。”遂寧高新區科技創新與經信商務局局長肖力介紹,以托璞勒為核心,為康佳電子、利和科技等20家企業達成合作;建立上游采購、下游產品供應清單,梳理上游采購需求60余項,下游產品供應類型50余項;推動托璞勒、誠億興、邦普刀具等園區企業相互配套,累計達成交易訂單50余筆,金額超3億元。
“智”向高端智能制造基地即將投用6月23日,在遂寧高新區的聯東U谷·遂寧智能制造基地建設現場,工人們正在進行*后的路面鋪油作業,道閘安裝、連廊吊裝等工作在有條不紊地推進中。肖力介紹,該項目整體已完成約95%工程量,初驗順利通過,正全力沖刺專項驗收與綜合驗收,即將投用。
這座拔地而起的智能制造基地,總投資約6億元,規劃總建筑面積約4萬平方米,于去年3月啟動建設。項目建成后,不僅將成為遂寧高新區智能制造產業集群的關鍵拼圖,更是其推動智能制造產業邁向高端化的主戰場。據介紹,目前遂寧高新區正招引磁懸浮電機生產、相控陣天線生產、低軌衛星通信終端設備研發生產等項目入駐該基地。“這些項目代表著智能制造產業的高精尖方向,也是我們下一步產業發展的重點方向。”相關負責人表示。
位于遂寧高新區的遂寧智能制造基地即將投用,預計吸引20家智能制造企業入駐。(遂寧高新區管委會供圖。)
肖力介紹,從前期接洽情況看,該項目預計將吸引15家至20家聚焦新型顯示、汽車電子、5G通信及高端裝備制造的上下游企業進駐,帶動超1000個就業崗位。
如今,遂寧高新區“1+1+N”的智能制造產業發展格局基本成型,以托璞勒為鏈主的1公里產業生態圈,打造智能制造設備制造區;以創客谷為支撐,招引入駐一批系統集成服務的軟件研發企業,打造智能制造軟件研發區;以北部片區、東部片區的食品、物流企業為依托,打造智能制造示范應用場景。
下一步,遂寧高新區將重點招引一批生產制造傳感器、伺服系統企業,補齊園區目前在智能制造上游硬件板塊*;加快托璞勒四期、托璞勒配套產業園二期等重點項目建設,提升園區成套設備供應能力,推動艾龐半導體今年竣工,實現半導體硅片生產設備關鍵單元國產化替代。同時推動華瓷熱敏電阻二期、凡是食品技改等一批技改項目今年內投產,爭創“智改數轉”示范車間。
來源:川觀新聞 編輯:李 季 審核:彭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