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開幕的2023中國(濱州)新能源與新材料產業發展大會上,42個重大投資合作項目簽約落地濱州,項目總額達1267.04億元。
作為山東高端化工產業大市,濱州在此前已形成了石油化工、海洋和鹽化工、精細化工、醫藥化工、煤化工等5大產業集群。正在加速打造新能源和化工新材料產業集群。
提前布局政府引導新能源產業進入發展“快車道”
近年來,濱州立足傳統化工產業優勢,千萬千瓦級風光儲輸一體化基地和新能源產業集群加力推進、快速崛起。為推進千億級新能源產業集群快速崛起,濱州構建了新能源集團、新能源研究院、新能源發展服務中心等“六個一”體系,形成了“一港四園”產業布局。
截至2022年底,全市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已達499.68萬千瓦,其中風電裝機168.54萬千瓦,光伏發電裝機304.59萬千瓦,生物質及垃圾發電裝機26.55萬千瓦;年發電量81.81億千瓦時,居山東省第6位。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黨委委員、秘書長郝英杰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當前全球新能源與新材料產業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中國作為全球*大的新能源與新材料生產和消費國之一,已經成為重要的產業發展力量。預計2030年我國新能源裝機將達到15億千瓦以上,到2060年我國新能源裝機規模將接近當前規模的10倍,新能源與新材料產業的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近年來,濱州市風電鑄件、電池材料、氫能利用等產業發展迅速,為濱州市新能源與新材料產業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積極轉型龍頭企業帶動新材料產業集群加速形成
據了解,濱州市現有規模以上化工生產企業193家,2022年,全市高端化工產業集群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322億元,同比增長5%。目前,濱州全市化工企業擁有*企業技術中心1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6家,省高端化工產業“鏈主”企業5家,主要產品涵蓋清潔油品、瀝青、燒堿、環氧丙烷、針狀焦、特種胺、濕電子化學品等200多個品種。
在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傅向升看來,濱州是我國石化產業的重鎮,有著良好的基礎和明顯優勢。一批以濱化集團為代表的綜合型化工骨干企業,集聚企業發展新動能,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推動濱州產業鏈協同發展和產業集群的持續壯大。在濱州市向新能源產業轉型的過程當中,這些龍頭企業憑借其雄厚的資金、完整的產業鏈布局和長期積累的技術優勢,起到了很好的帶動作用。
在此次大會上與多家企業、科研院校簽訂合作協議的濱化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于江說,企業將以本次大會為媒,搭建聯通生態合作的“鵲橋”,這將進一步集聚企業發展新動能,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促進濱州產業鏈協同發展和產業集群的持續壯大,推動中國化工新材料行業、新能源行業取得更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