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工業化核心”的戰略決策指引下,我省工業在前年主要指標實現“三年翻一番”的喜人成績后,去年又有新的提高,成為推動全省經濟快速增長的主導力量。
在新的起點上謀求新的跨越,是我省工業發展的新追求。去年12月26日召開的全省經貿工作會議,明確了“十一五”期間及今年全省工業發展的新目標,其中,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銷售收入、利稅總額年均將分別增長20%、25%、20%,到2010年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趕上或超過全國平均水平;今年要努力實現“三增長”、“兩提高”、“一降低”的目標,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0%、力爭總量上1000億元的新臺階,銷售收入增長30%、力爭總量上3500億元的新臺階,利稅總額增長25%、力爭總量上350億元的新臺階;經濟效益綜合指數提高10個百分點,工業占GDP的比重提高2個百分點;工業單位綜合能耗降低5%。
“十一五”開局看頭年,實現明年工業發展目標,途徑何在?有關政府官員、主管部門領導及企業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今年我省工業應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突出工作重點,加大支持力度,提升發展水平。
推動工業園區更快更好發展
工業園區是承接產業轉移的重要平臺,是招商引資的主戰場,是實現江西經濟發展的主要增長極。今年我省將以產業招商為重點,在提高工業園區總體水平上下功夫,力爭全省工業園區主要經濟指標繼續保持30%的增長水平。
為此,我省工業園區發展將突出產業規劃,增強招商引資的導向性和針對性,始終把能否做到“低能耗、少用地、高產出”作為項目建設的標準,努力引進一批世界500強和國內200強企業;突出主導產業,培育產業集群發展的支撐和核心,加快推進全省30個重點園區向特色工業園區方向發展,圍繞鎢、銅、稀土、有機硅的精深加工和汽車、醫藥、鹽化工等具有比較優勢或初具規模的領域,形成一批產業相對集中、相互關聯緊密、特色鮮明的主導產業群;突出產業配套,完善產業內部的分工和協作,引導園區圍繞支柱產業和重大項目大力發展配套產業,逐步完善園區上下游產業體系,降低企業生產成本,推進產業鏈式化延伸,實現入園企業集群式組合。
改革創新提高支柱產業帶動水平
提高支柱產業的帶動水平,是培育和壯大有競爭力的優勢產業、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重要內容。今年我省將以改革創新為重點,在提高支柱產業帶動水平上下功夫。這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
——自主創新的帶動作用。立足于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通過挖潛改造、節能降耗、結構調整,帶動汽車、航空、醫藥、電子等行業的技術創新。
——重大項目的帶動作用。續建和新開工建設一批重大投資項目,以此帶動一批有競爭力的大企業和大集團進一步做大做強。
——改革改制的帶動作用。進一步加快國有大中型企業、特別是省屬國有企業的改革改制步伐,帶動全省工業企業增添活力,重現生機。
培養本土人創立的大中型企業
推動全民創業與抓招商引資、工業園區、支柱產業是一種相互引導、相互促進、相互帶動的關系。今年我省工業發展將以全民創業為重點,在提高民營經濟發展水平上下功夫,積極主動地為民營企業家提供培訓、市場、法律顧問等方面的服務,幫助他們保護知識產權、知名品牌和合法權益,力爭今后3年內,培養一批江西本土人創立的年銷售收入超10億元、30億元、50億元甚至100億元的大中型企業。
搭建銀企良好合作平臺
“政府搭建平臺、銀企互動合作”,是推動企業快速發展的重要形式。今年我省將以銀企合作為重點,加大金融支持工業發展的力度,政府搭建良好平臺為銀行推薦好企業、好項目,在重點組織開展好銀企融資洽談的同時,經常性、不拘形式地開展銀企對接活動,為銀行了解企業、企業接觸銀行提供機會、創造條件。
緩解煤電油運瓶頸制約
煤電油運是工業發展的基本保障,沒有煤電油運穩定有序的供應,就不可能有工業的快速健康發展。今年我省電力將以電煤調運為龍頭,堅持電力建設適度超前的發展思路,力爭統調發電量和*高用電負荷分別增長13.6%和10%,為工業發展提供有力的電力保障;成品油將繼續加強市場整治,積極協調供應,保障市場供求平衡;鐵路運輸將加強綜合協調,確保重點企業原材料和產品的運輸。
……
回顧過去,我們備感自豪;展望未來,我們信心滿懷。我們相信,勤勞智慧、善謀實干的江西人民,定能在實現工業新跨越的征程中譜寫出更加動人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