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底,瑞士鈷礦商嘉能可與中國電池制造商格林美簽署了為期五年的供應協議,近期雙方又將鈷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延長五年至2029年。根據雙方公告,嘉能可將在2020-2029年間向格林美供應約15萬噸粗氫氧化鈷。
嘉能可與格林美簽訂為期10年的供應協議(2020-2029)
值得注意的是,協議中涉及到了負責任采購和可持續性條款,嘉能可和格林美均承諾將按照負責任采礦倡議、負責任鈷倡議、以及中國金屬礦產和化工進出口商會制定的“鈷精煉廠供應鏈盡職調查標準”進行年度第三方審計。此外,雙方還約定采用鈷行業責任評估框架,該框架由鈷業協會開發,用于鈷供應鏈特定的環境與社會問題的公開交流。
Roskill觀點:
目前,Mutanda停產疊加之新冠疫情導致非洲物流中斷,今年整體鈷原料供應較2019年趨緊。Roskill在4月和7月曾講過,剛果民主共和國長達數月的發貨延遲,加上現貨供應不足,粗氫氧化鈷(電池級鈷化學品的主要原料)與金屬鈷的折扣系數將會提高,目前已從2020年初的0.6上升到11月的0.8左右。受此影響,中國部分主要鈷精煉廠使用更多的進口鈷豆來降低成本,而這一做法在以前并不常見。
供應緊張、現貨供應不足將氫氧化鈷與鈷金屬折扣系數推升至兩年高點
在此背景下,嘉能可與格林美近期簽署的十年供應協議意味著,繼2019年嘉能可與其合作伙伴確認多項交易后,目前有更多的鈷原料被長期合同鎖定。這再次凸顯了全球電池價值鏈上各企業原材料供應保障的重要性,以及各公司對長期合作關系的重視。預計未來幾年這種原料緊缺的情況仍將持續,那些無法獲得穩定原料供應的下游鈷買家未來將面臨各種市場環境挑戰。
嘉能可及其全球電池價值鏈合作伙伴之間的鈷交易(2020年12月)
此外,協議中強調負責任采購和可持續性條款也清晰地表明,上游鈷生產商已無法忽視動力電池供應鏈所有利益相關方對環境、社會和治理(ESG)的關注。為了應對手工和小規模采鈷的風險,在過去五年中,根據經合組織的指導,剛果(金)已采取了許多舉措。*近,剛果(金)政府還開始通過國有企業EGC將手采鈷業國有化。
鑒于剛果(金)未來仍將是全球*大的鈷生產國,且在鈷生產規模和成本方面的競爭優勢,快速發展的電池行業必然逃不開與剛果鈷供應的聯系。因此,對于所有市場參與者而言,持續合力地建立更加透明和可持續的鈷供應鏈至關重要,而規范手采鈷行業則是此過程中重要的*步。
主流鈷礦山與精煉商之間達成如此可觀的長期合作交易,預示著鈷需求前景向好,Roskill預測2030年鈷需求將翻番。
近年來,受“去鈷化”影響,汽車行業的鈷使用強度趨于減少,但“無鈷”技術仍有很大的挑戰,中期來看鈷仍是動力電池的一個關鍵材料。因此,新能源汽車的鈷用量整體上將保持升勢。
3C類電子產品是鈷行業的*大消費終端,未來該行業的發展將繼續推動鈷需求,得益于5G技術的推廣,3C行業在未來幾年將為鈷需求帶來新的增長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