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科院過程所、北京中金嘉利有限公司和江北產業集中區合作共建的“中科院過程所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化基地”、“安徽省江北產業集中區新能源院士工作站”、“安徽中金嘉利新能源有限公司”正式掛牌運營,“蕪湖市新能源新材料產業技術研究院”同時簽約落戶。這是安徽省江北產業集中區招商引資與招才引智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
三方合作共建的“中科院過程所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化基地”即是安徽省江北產業集中區堅持用市場化手段推進創新發展的特色亮點。該基地建筑面積60萬平米,辦公、研發、生活等產業配套功能齊全,重點開展新能源、新材料研究并實現產業化,基建和產業投資將達到40億元。北京中金嘉利有限公司負責基地的建設、招商和運營,江北產業集中區保障發展環境、提供優惠政策、審核項目準入,中科院過程所提供技術和人才支持,通過三方共建,*大限度地利用市場集聚資源,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實現創新發展、轉型發展。
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化基地包括以下核心內容:一個新能源院士工作站、一個新能源新材料產業技術研究院、一個新能源科技公司、一個新能源新材料重點實驗室、一個新能源新材料中試基地、一只新能源新材料專項基金。
合作各方對該產業基地建設均高度重視。中科院過程所安排一位中科院院士領銜建立新能源院士工作站,由兩位中科院“百人計劃”學術帶頭人具體負責,帶領數十位科研人員在產業技術研究院開展新能源新材料技術研究,并依托科技公司和專項基金實現產業化。中金嘉利有限公司投入巨額資金建設60萬平方米的基地設施和重點實驗室、中試生產線,并負責基地的招商、運營,圍繞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引入更多的要素和人才資源,培育一批科技型創新型企業,形成特色產業集群。江北產業集中區為基地發展營造了*的環境,同時為中科院所有科技人才配建了精裝公寓。通過政企研用各環節緊密協作,假以時日,我們有理由相信,江北產業集中區必將收獲豐碩的科技成果、產業成果、人才成果和制度成果,走出一條轉型發展的新路子。
采訪中了解到,堅持市場化運作是安徽省江北產業集中區近兩年來開發建設的*大特點。管委會通過引進社會資本建設自來水廠及管網、污水處理廠、弱電管網、三甲醫院、國際雙語學校等,引進四家戰略合作伙伴共建210多萬平方米的科技孵化器、標準化廠房和服務外包基地,與傳統模式相比,既減少政府投資70多億元,又集聚了眾多招商資源,減輕了后續運營壓力,已收到明顯成效:江北產業集中區實現了高速度發展、低水平負債,有效規避了政府債務風險,保持了發展后勁;通過高度市場化,有效控制了管委會人員規模,提高了管理效能,保障了招商引資的質量。
近年來,江北產業集中區堅持招大引強、招高引新的同時,始終注重招才引智,傾心傾力,常抓不懈,統籌推進硬環境、軟環境建設,出臺了一系列支持科研機構和創新人才落戶的優惠政策,營造良好創新創業環境。“中科院過程所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化基地”的成功落戶就是招才引智結出的重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