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對南京的經濟發展的主引擎作用正在加速凸顯,經濟增長動力正在由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加速轉變,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加快孕育成長。自2008年起,南京市每年都舉辦中國留學人員南京國際交流與合作大會(以下簡稱“留交會”),至今已成功舉辦九屆。通過留交會這一合作共贏的舞臺,每年吸引2000多名海內外高端人才走進南京。留交會的舉辦為加快南京市轉型升級、構筑未來競爭優勢集聚了一批急需人才,達到了“會八方英才,聚各行精英”的目的。
3月1日,作為中國留學人員南京國際交流與合作大會的重要活動之一的“2017中國·南京新材料創客大賽”正式啟動。此次活動將聚集和整合新材料產業的創客資源,緊密圍繞“創新驅動發展”這一主題,旨在積極引導社會各界力量支持新材料產業的創業,弘揚新材料產業創業文化,同時也積極引導傳統材料企業轉型升級,共同推動新材料產業的發展。
材料工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新材料是材料工業發展的先導,是重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十三五”時期仍是我國材料工業由大變強的關鍵時期。加快培育和發展新材料產業,對于推動技術創新,*材料工業升級換代,支撐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保障國家重大工程建設,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建設制造強國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近年來,國家陸續出臺相關政策推動我國新材料產業快速發展。2010年10月,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將包括新材料產業在內的七個產業領域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2012年12月,工信部出臺《新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提出了6大領域、20個重點發展方向,從研發、產業化和市場應用等環節對每一個重點的發展途徑、發展方向、主要產品、關鍵應用等進行了詳細安排;2015年5月,國務院出臺《中國制造2025》明確了包括新材料在內的十大領域的發展目標;2016年12月,國務院印發《“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為貫徹實施制造強國戰略,加快推進新材料產業發展,國務院成立“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領導小組”;2017年1月,工信部聯合發改委、科技部、財政部制定《新材料產業發展指南》,旨在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和《中國制造2025》,引導“十三五”期間新材料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蓄勢待發,全球新材料產業競爭格局正在發生重大調整。新材料與信息、能源、生物等高技術加速融合,大數據、數字仿真等技術在新材料研發設計中作用不斷突出,“互聯網+”、材料基因組計劃、增材制造等新技術新模式蓬勃興起,新材料創新步伐持續加快,國際市場競爭將日趨激烈。
創新讓經濟發展的前景更為廣闊,而人才與平臺則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2017中國·南京新材料創客大賽”通過將一體兩翼相結合,為更多創新新材料項目與資本搭起了聯姻“鵲橋”。
創客大賽組委會方面表示,2017年3月1日-4月5日為項目征集期,3月5日-4月15日為項目海選,征集海選后的項目在4月1日-4月18日進行初審。本次大賽首先通過線上征集,然后在國內各賽區(華東、華南、華北、西南和華中地區)及海外賽區(北美、歐洲)進行項目海選,確定50個項目進入項目初審階段,再確定25個入圍項目,*后于4月27日在南京進行新材料創客大賽決賽及頒獎典禮。
據了解,在華東、華南、華北、西南和華中地區進行的項目路演海選將會,選出100個項目進入項目初審階段。項目初審階段將對海選出的100個項目進行初審,評選出25個入圍項目進行決賽。大賽決賽決出金獎、銀獎、銅獎、*獎以及單項獎。
據悉,“2017中國·南京新材料創客大賽”由南京化學工業園區主辦,新材料在線和尋材問料承辦,旨在挖掘和投出創新領域好項目,打造現場交易感—場景化交易,比賽的過程就是融資賽跑的過程,讓市場來驗證參賽項目前景。
本次大賽在項目選擇上,將重點依據《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指南》、《“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等政策,并充分結合南京市現有的的產業基礎及優勢,確保大賽項目的高質量。
資料顯示,2014年,南京市新材料重點園區規模以上企業約有100余家,新材料產值約1035億元,約占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的18%,同比增長5.1%,新材料重點園區規模以上企業產值占全省的7.4%左右,新材料產業規模位列全省第五。2015年,南京市新材料產業進一步發展壯大,產值增長至1086億元。
南京市的新材料產品較為齊全,在傳統化工和冶金產業發展的優勢基礎上,形成了以金屬新材料、先進有機高分子材料為主要重點的新材料產業,并且在電子信息材料、膜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等方面逐漸具備特色優勢。
組委會表示,本次大賽將致力于吸引具有研發能力及產業化前景的高科技創業項目來南京進行展示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