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鐵礦石巨頭再度傳言漲價之際,國內鋼材價格竟遭遇“滑鐵盧”慘況。日前,記者從杭州召開的“2005年華東鋼材市場研討會”獲悉,在鋼材價格一路下跌的境況下,明年國內鋼材供應大于需求已難改變,明后兩年價格走勢依然難以預料,且極有可能成為繼紡織品之后我國第二大引發外貿摩擦商品。
在業界人士眼中,2005年被稱之為鋼鐵業的“寒流年”,多數鋼材貿易商都出現虧損。一個很不樂觀的現象是,今年上海和杭州的鋼材經營商互相見面問候*句話就是:虧了多少?如果對方回答說虧了兩三百萬元,那會被稱作“不算虧”。據業內人士介紹,冷軋鋼板從今年4月份*高價的7600多元/噸,已跌落到目前的3800元/噸左右,其他種類鋼材也出現大幅度降價。
顯然今年鋼材價格“一路狂跌”走勢,已令全國鋼鐵企業和經銷商“膽戰心驚”。據初步數據統計顯示,今年10月,全國當月虧損鋼鐵企業達21家,經銷商更是“虧的多賺的少”。目前,雖然鋼材價格下跌已趨于平穩,但仍有部分類別鋼材價格尚未“觸底”。盡管如此,業內人士稱,由于前幾年和上半年的高額利潤支撐,預計今年大部分鋼廠和經銷商尚能勉強“保本”。
馬鋼集團市場部經理李建設認為,明年鋼材供大于求局面已成鐵定事實,鋼鐵企業和經銷商將面臨大洗牌的震蕩局面,預計“贏利的肯定不多,保平就已經不錯了,大部分將出現虧本”。由于國內產能嚴重過剩,企業肯定會被逼加大鋼材出口,這極有可能引發國外對我更多鋼材種類的反傾銷,預計今后兩年將出現鋼材貿易摩擦高發期。因此,相關部門應予以重視,避免重蹈紡織服裝產品的覆轍。
國家發改委經濟運行局副局長賈銀松認為,造成鋼材價格一路大跌,供大于求是關鍵因素。據預測,明年我國鋼材國內供給量可達4.53億噸左右,比今年同期增加48.03%,而需求量卻僅在3.37億噸左右,過剩約1.16億噸。
避免重蹈紡織品貿易摩擦覆轍的擔憂并非夸大其詞。今年10月3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認定,來自中國的標準鋼管(即非合金焊縫鋼管)“擾亂”了美國市場。。此外11月11日,ConnecticutSteelCorp等5家美國鋼鐵制造商,已向美國商務部和國際貿易委員會提出申請,要求對來自包括中國在內的進口碳合金盤條提起反傾銷調查,并征收330%的反傾銷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