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銅基金屬粉體材料生產工藝優良,科技創新能力強。公司目前銅基金屬粉體材料主要包括電解銅金屬粉體材料、霧化銅基金屬粉體材料和其他銅基金屬粉體材料。公司自主研究開發的高品質電解銅粉綠色制備技術已相對成熟并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低松比、超低松比電解銅粉的批量化、工業化生產也已經實現。目前,公司位于重慶和泰國的生產基地尚處于建設中。重慶生產基地銅基金屬粉體材料設計產能11600噸/年。泰國生產基地銅基金屬粉體材料設計產能5700噸/年。
公司微電子錫基焊粉材料技術水平高,產品結構豐富。公司自主研發出系列無鉛環保微電子焊粉制備及材料設計技術,公司的焊粉制備技術總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部分技術達到國際*水平,并在中高端應用技術領域優勢明顯。公司微電子錫基焊粉材料尚有產能處于建設中,重慶生產基地錫粉設計產能400噸/年;泰國生產基地微電子錫基焊粉材料設計產能400噸/年,錫粉設計產能300噸/年。
3D打印材料有望貢獻公司未來主要利潤增量。公司在材料端開發出多種3D打印粉體材料。在生產端公司自主研發了3D打印粉體材料制備技術,目前總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部分技術達到國際*水平。公司公告新設有研增材技術有限公司,公司持股比例80%。考慮到未來下游各行業對于金屬3D打印材料的需求將逐步增加,且公司3D打印粉體材料毛利率水平較高,預計增材制造粉體將成為公司的主攻方向。
投資建議與評級:預計公司2021-2023年營業收入分別為27.69/28.72/35.84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8433.77/8924.55/13391.35萬元。考慮到公司銅粉和錫粉業務穩步增長及布局3D打印粉體材料領域,給予公司40倍PE,公司2022年合理估值為35.7億元,較當前市值25.12億元有42.12%上漲空間,*覆蓋 給予“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公司下游客戶業績承壓,導致公司持續銷售能力及銷售回款受到影響的風險;公司新建國內外生產基地未按時完工投產,導致公司產能擴張受阻的風險;3D打印行業發展不及預期的風險;業績預測和估值判斷不及預期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