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在天津舉行的“第二屆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家年會”上,發布了“2005年度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綜合競爭力百強”名單,富奧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萬向集團公司、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東風本田發動機有限公司、湘火炬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伊頓卡車客車零部件(上海)有限公司、聯合汽車電子有限公司、北京現代摩比斯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陜西法士特齒輪有限責任公司等100家企業獲得了百強企業稱號。
中國機械工業企業管理協會副秘書長、機械工業經濟管理研究院副院長陳大軍,代表該活動的主辦單位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中國機械工業企業管理協會,介紹了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綜合競爭力評價體系和本年度評選的基本情況。陳大軍介紹,該評價體系把綜合競爭力定義為:企業長期形成并融合內在特質的一組競爭優勢;這些競爭優勢的協同發揮,使企業能在競爭中生存與發展的綜合能力。陳大軍表示,只有用綜合的、發展的觀點認識零部件企業的競爭力問題,才能幫助企業充分地把握未來競爭的主動性,用以推動汽車零部件企業現代化管理的實踐。
百強企業的具體框限為,分析年銷售額在1億元以上、在中國注冊的、含各種所有制的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考察時間跨度為過去兩年內的連續綜合競爭力水平,不排順序。
據了解,作為中立的、第三方評價,該體系借鑒了中外企業競爭力研究的成果,包括世界經濟論壇、標準普爾、中國財政部,以及中國人民大學統計學院的評價模型,重點考察了企業規模、經營結果、財務狀況、成長性等四個方面的指標,并結合專家意見得出了較為科學的評價結果。旨在鼓勵和引導汽車零部件企業不僅要考慮如何做大,更要考慮如何做強,如何保持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如何保持企業的綜合性能力。
據主辦方介紹,今年為了反映汽車零部件企業在資本運營、專利與自主創新等方面的能力,在原有專業單項*的基礎上,特增設了汽車零部件行業上市公司和專利進步企業十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