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近期寫的有關我國摩托車工業向世界強國進軍的若干戰略思考。它涵蓋各個方面:如關于獨立自主的知識產權,加大自主創新力度搞自己的*產品;牢固樹立質量*的思想,沒有質量就沒有一切;發揮優勢,揚長避短,集中精力搞摩托車,不要分散精力,要搞有獨特的高端產品;企業要自律、積極,主動地進軍國際市場,改進摩托車出口的若干措施等。在后邊將對這幾個影響企業發展的重大問題,作戰略上的思考。當前針對我國摩托車工業發展的*緊急突出的兩個問題:消費稅與禁(限)牌問題,要千方百計采取多渠道的解決方法,加以徹底解決,進一步解放生產力,擴大自主的知識產權,大搞技術創新。
首先說摩托車消費稅問題。這一稅種出臺將近十年,每年按銷售總額10%收取消費稅,近十年收走50個億,每年收掉5億。本來這筆錢在企業可以作為技術創新的資金,一下就搞光了,企業沒有資金怎么能技術創新、發展新產品。由于摩史的種種原因,實踐證明這一稅種是不科學的,是一種“粗放的稅收理念”,因為摩托車本身不是消費品而是靈活機動的交通工具。相反真正的消費品如彩電、冰箱、空調、音響設備卻一分錢消費稅都不收,真是咄咄怪事!這種稅收難道公平嗎?!每年的兩會上與會有關代表都為此事有專門提案,但都石沉大海收效甚微。代表無限感慨地寫詩說:“十年風雨兩茫茫,提案每年照樣上,一紙空文發下來,兩會代表愁斷腸”。像偉大現實主義作家曹雪芹在當年寫《紅樓夢》的心情是一樣的:”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何其相似乃爾。一直拖了十年沒能解決。流水落花春去也,似曾相識燕歸來,燕子又來了,消費稅問題一直未能解決,F在國務院有關部門正在探取措施,有望解決此問題,摩托車業近三百多萬職工,如大旱之望云霓,翹首以待!
禁(限)摩問題也是近幾年來困擾摩托車工業突出的矛盾和問題。全國有170個城市“禁摩”,每年影響400萬輛摩托車的銷售,銷售額200個億,連續五年1000鲆詰納芰θ糠趴眨庵炙鶚遣揮Φ鋇模翟誑上!“禁摩”迸f硎抵適僑ㄓ敕ǖ畝氛,是维护公民基本权利侯^勺鷓系奈侍狻!敖Α憊晃シ浮斷芊ā貳⑶址腹竦淖雜桑シ礎兜纜方煌ò踩ā罰シ礎緞姓砜煞ā返撓泄毓娑ǎシ礎讀⒎ā販āK娑ㄖ卮笪侍饃婕暗焦袂猩砝嫻奈侍,眳Q胝髑蠊竦囊餳,不钠Hす僖庵鏡羋依礎T詮埠凸?號主席令批準實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8章124條沒有哪一條是限制或不準摩托車進城的。各地政府“禁摩”令侵犯了公民出行自由的選擇權與國家道路的使用權!比鮿萑后w“幾千元買輛摩托車容易嗎?!他(她)們要為生計而奔波!苯Α皠儕Z了”弱勢群體“的生存權力,使她們處于失業痛苦之中,從而進一步引發了社會矛盾,不利于以人為本和諧社會的建設。從法律的角度看,“禁摩”是違法的,因為它與國家的上位法發生矛盾,各地方政府出臺的地方法規、決定、辦法等等,統統都是不對的,無效的,都必須改正!從哲學觀點看,地方政府出臺的”禁摩“有關規定,都是坐轎車的某些人的”長官意志“的產物。他們認為”可以指揮一切,調動一切“,這種唯意志論是英雄史觀,而不是唯物史觀,從辯證法來看是相互矛盾的,他們口口聲聲地說“為人民服務”,實際搞的是為“長官服務”,這是他們在為人民服務的崗位上的“錯位”和悲哀,應當走出誤區,端正服務態度。從理論上看“禁摩”是行不通的,他們理論脫離實際目標。各地方政府“禁摩”令綜合起來,有四條理由:(1)是阻礙城市交通;(2)多發交通事故;(3)城市污染嚴重;(4)影響城市形象。
這些所謂的理由都是站不住腳的。摩托車怎么能影響交通呢?!它改善了交通,事實勝于雄辯,我們調查廣東江門,摩托車改善了交通條件,現場調查在一分鐘內轎車通過一輛,而摩托車是16輛;交通事故多那是轎車而不是摩托車。100起事故,摩托車只占10起,90次是轎車(其它車占少數);城市環境污染主要不是碳氫化物和一氧化碳,據權威調查,一輛轎車排出的廢氣二氧化碳是摩托車的10倍以上,城市形象不理想那不是摩托車的問題。我們理解城市形象主要是要搞好人民的生活,極大地發展生產力,以人為本建立和諧社會,不是那些脫離實際、脫離群眾華而不實的東西。
說到底,“禁摩”是個管理問題,強化交通指揮問題和綜合素質問題,不能因為政府某些部門有病,而讓老百姓替你們吃藥,那是號錯了脈,吃錯了藥,是南轅北轍、事與愿違,是根本行不通的。與此同時,要對所有騎手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培訓,嚴守交通法規,強化安全意識,不經培訓不能騎摩托車。現在湖南長沙市,反禁摩斗爭近期有突破性進展,原因是今年暑假期間,陳樹、戴彬、陳杏三位大學生,利用假期,進行了一次對“雙禁”(禁微轎和摩托車簡稱“雙禁”)有關問題展開了深入地社會調查,并寫了一篇近兩萬字的精彩的、有份量的報告。受到溫總理的贊揚,他指示有關部門加以研究采取解決措施。國家發改委寫給三位同學的信中說:“作為大學生,有這種社會責任感,利用暑期對這一涉及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進行調查、研究、分析的精神令我們表示欽佩。目前,部分城市‘禁摩’、‘禁微’的一些作法,與現行有關法律法規和國家建設節約社會的精神是相悖的。這一問題已引起國務院領導同志的重視!S著制建設的不斷完善和建設節約型社會的要求逐步落實,包括‘雙禁’問題在內的一些實際問題將得到積極解決”。
從以上文字來看,國務院領導同志,以及發改委的態度十分明確、清楚,就是“雙禁”是不對的,地方政府的輕舉妄動,盲目跟風是錯誤的,應當到了改弦更張的時候了。但事實不會那么簡單,他們還會找很多借口,我行我素進行“對抗”,同上位法“叫板”,這是一場權與法的斗爭,是解放“弱勢群體”和生產力的斗爭。戰斗未有窮期,任重道遠,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斗”。我們戰略上要持久,戰術上要速決。一個地方一個地方解決,積小勝為大勝。解決全國170個城市“雙禁”問題沒有2-3年的時間是不行的,堅冰開始打破,航道即將開通,還不是歡慶勝利的時候!靶坳P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我們還要繼續保持戰斗的姿態,絲毫不能松動。以上是目前影響摩托車工業*突出的兩個焦點、難點、熱點、重點問題,必須上下齊努力痛下決心加以解決。絕不能再猶豫觀望,久拖不決。
以下再逐次對影響我國摩托車發展的幾個戰略性問題展開探討。
獨立自主的知識產權,加大創新力度打自己的*產品。品牌這個問題十分重要,是決定一個企業能否生存、發展的關鍵。我國摩托車目前還沒有世界*,能否在“十一五規劃”中搞出3-5個世界*,讓中國制造的*鐵騎在世界馳聘,那將是中國摩托車工業的驕傲和自豪,我們應當為實現這個目標振奮精神努力奮斗!
為了逐步推出中國制造的*流產品(MADE IN CHINA NUMBER ONE)必須加強研發力量和資金投入,必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除了資金因素外,還有人才和技術力量的加強。在現有布局“四大版塊”(重慶、江浙、廣東、魯豫)齊頭并進,有序地發展。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要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
科學技術發展要堅持自主創新,”我們要堅持“科技興摩”在摩托車工業“十一·五”專題規劃草案中提出國內自主品牌,除現有的幾個外,如大長江、新大洲、嘉陵、建設、錢江、輕騎、金城、宗申、力帆、隆鑫、大陽、五羊、天馬等,這些廠的產品,全部達到歐Ⅱ標準,有的要向歐Ⅲ進軍,國內*要發展到15個以上。前段時間亞洲博鰲論壇有人發出不和諧音,認為中國不需要開發自主品牌,一時搞得沸沸揚揚,這是脫離中國國情徹頭徹尾的謬論。
牢固樹立質量*的思想,沒有質量就沒有一切,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線,是企業的形象和兩個文明建設的重要標志。質量在企業有*后一票否決權,其他都好就是質量不行那就要推倒重來。工廠要樹立對產品目標,先要做強,然后再做大,要牢固樹立“質量在我手中,用戶在我心中”的理念,重塑企業的形象。中國*是要質量來保證的,沒有質量保證將是華而不實,空中樓閣,沒有實際意義。
各摩托車企業要集中精力搞摩托車,發揮優勢,揚長避短。不能三心二意,“身在曹營心在漢”不能分散財力、人力、物力結果落得個“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這在摩托車界是有教訓的。要像大長江那樣,全心全意,集中優勢力量搞摩托車,而且搞出了大名堂,不論從自主知識產權,產品自主開發,有自己的*高端產品,都取得了出色的成績。今年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基礎上突破180萬輛,是全行業的標兵、領頭羊、帶頭雁,是南國的一顆璀璨的名珠。值得摩托車全行業學習、借鑒和推廣。
企業要自律、積極、主動地進軍國際市場,F已出口到世界157個國家400萬輛。中國制造的摩托車應當是*流的,中國鐵騎要踏遍全世界。要開拓*流的產品,*流的服務,*流的市場。南京金城集團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出口40萬輛創匯1.3億美元。摩托車有巨大的國際市場,前景廣闊。但是要探討一下外貿出口的管理機制,要改變外貿出口長期以來存在的“通病”。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是不行的,要改革放權。為此,我曾寫給商務部長薄熙來同志的一封有關改進外貿出口的信中有五條建議,我認為是可行的。出口產品一定要確保質量,把好標準關、質量關、低格關、交貨關,搞好銷后服務。國內國外都要做強做大。與此同時,要時刻警惕國外集團或國家,對華進行貿易封鎖制裁,或反傾銷,要有明確的預警方案,“山雨欲來風滿樓”要有備無患。國際商貿充滿變數不得不防,要有憂患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