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美業績
開采“城市礦山”資源,創建世界低碳循環工廠,這是格林美高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愿景。
格林美公司化廢舊電池為寶,從中提取鈷粉、鎳粉,使之成為再生資源,替代原礦,占據了中國鈷粉20%的市場,年循環再造的超細鈷資源占中國原鈷開采量的30%以上。
格林美公司擁有50多項標準、100多項專利,是行業領跑者。
格林美的10萬個回收箱
認識格林美,你或許可以從社區綠色電池回收箱開始。在武漢城市圈及荊門市,這樣的回收箱有1萬多個;全國,將建10萬個。
除了回收箱,你還可以看到綠色外殼的廢舊電器回收超市,以及裝修如精品店的3R循環消費社區連鎖超市。在這里,一部舊手機,可折價換回一件低碳產品。
這些如毛細血管般的回收網絡,以每月5000噸的速度,將那些危及我們生存環境的廢舊電池、電子垃圾等物變成鈷、鎳等稀貴資源,將難以熔解的電器塑料變成塑木等建筑材料。
格林美公司,每年要處理掉50多萬噸廢舊電池、電子廢棄物,循環再造3500噸超細鈷鎳粉末材料,生產塑木型材50000多噸,年產值15億元。
經濟賬有價,環境賬無價。格林美公司近年處理的100多萬噸電子廢棄物,循環利用稀貴金屬及環保材料2萬多噸。這相當于節約200萬噸原礦,節約80萬桶原油,使相當于20億噸水或5000平方公里的土壤免遭污染,塑木替代品可使679公頃森林免遭砍伐。因為格林美,中國廢舊電池回收率由2006年的不到1%提升至5%以上。
循環技術拯救有限資源
許開華博士,畢業于中南大學金屬冶煉專業。2001年之前,他一直坐守書齋。直到赴日本中央研究院,看到同行都在研究資源循環利用與清潔生產技術,作為東京大學山本研究室*研究員的許開華坐不住了。
他敏銳地意識到,綠色產業將是未來*大的產業。他立即回國,在深圳,創立綠色環境材料研究孵化中心,用 Green E-co-Manufacture(綠色環境制造)來命名公司“GEM格林美”,提出“發展循環技術,拯救有限資源”。
經過在深圳的孵化,完善技術研發,建立專利和標準體系后,2004年,荊門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開始產業實踐。當年7月,一期竣工投產后當年便盈利。幾年間,注冊資本從200萬元升至4.7億元,稅收連續數年占荊門經濟開發區的30%。
許開華說,中國礦產資源消耗量已超美國,全球*,但國內“城市礦山”資源回收率很低,如何提高回收利用率,就是格林美的價值所在。
格林美規劃,將在全國20個中心城市設10萬個回收箱、1500個回收超市,年回收廢棄物總量10萬噸,使中心城市電子廢棄物回收率達50%,達到歐洲、日本的水平,為中國城市礦山資源大規模開采提供示范模式。
開創綠色經濟新未來
在許開華看來,每個時代都有代表性企業。上世紀末,信息時代的來臨,催生聯想、華為這樣的產業巨頭。21世紀,將是新材料、新能源、綠色經濟時代,偉大的企業將從循環經濟產業中誕生。
格林美公司突破電子廢棄物、廢舊電池等廢棄資源循環利用關鍵技術,建立包括210余項專利、70余項國家和行業標準的核心技術與專利體系,創立電子廢棄物綠色再造的低碳資源化模式,成為中國電子廢棄物與廢舊電池循環利用的技術先導企業,成為國家循環經濟試點企業、國家創新型企業、*高新技術企業、中國循環經濟與低碳制造的領軍企業之一。
目前,格林美公司基礎開發在深圳,產業實踐在湖北。隨著武漢城市圈國家兩型社會實驗區、荊門國家循環經濟試點市的強力推進,格林美將以武漢、荊門為中心,建成世界上規模*大、*先進的循環經濟產業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