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素稱“有色金屬之鄉”,有色工業久列湖南支柱產業。近幾年湖南有色工業越來越明顯的遭遇到了資源短缺、能源緊張、環境污染和效益不佳等方面的嚴峻挑戰。為了保持我省有色工業持續快速發展,必須貫徹科學發展觀,徹底轉變增長方式,大力發展循環經濟。
有色金屬行業發展循環經濟,應以有序開發、高效利用、循環利用金屬資源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為目標,大力整治礦業秩序,努力發展精深加工,循環利用再生資源,以*少的消耗獲得*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一)開源節流,著力提高礦產資源利用率。資源短缺是困擾我省有色工業發展的一大難題。為了增強資源保障能力,必須在開源和節流兩個方面狠下功夫。一要下大力氣整治礦業秩序。堅決打擊非法采礦和亂采濫挖行為,切實保護大型礦床不受破壞,有效延長礦山開采壽命。積極推動礦業開發體制改革,通過公開拍賣礦產權益、制定準入標準和采掘規程,確保礦產資源有序開發。當前尤其要注重建立完善礦產權有償取得制度,充分發揮市場優化配置礦業資源的基礎作用。積極推動和幫助大型企業或企業集團出省出國開發資源。二要抓緊技術改造。逐步淘汰傳統有軌開采,提高汽車裝載化程度,推廣運用陶瓷真空高壓脫水等新技術,加緊完善加快推廣“SKS”煉鉛法,積極引進卡爾多、艾薩法煉鉛技術與裝備,切實提高采礦、選礦、冶煉諸環節資源利用率回收率。就全省而言,到2010年礦產資源利用率要提高5至6個百分點,到2020年要再提高5至6個百分點。
(二)注重回收,加快發展有色金屬再利用產業。一要抓緊國內資源回收。湖南在回收利用廢舊金屬方面已經有了基礎,要進一步利用這一優勢,通過制定廢舊金屬回收法規、完善不同層次不同規;厥站W絡,建立廢舊金屬拆解、預處理基地等辦法,牢牢占領國內廢舊金屬回收利用市場。二要抓好廢舊金屬進口。我國廢舊資源進口量2001年超過韓國、土耳其成為世界*,目前已超3000萬噸。湖南應當迅速展開廢舊金屬進口和回收利用工作,建設廢舊金屬拆解、預處理和加工園區,爭取回收金屬100萬噸。值得注意的是,過去對進口廢舊金屬有誤解,“洋垃圾”意識嚴重影響了我省從國外進口廢舊金屬。為此,要加強正面宣傳,廓清思想誤區。三要發揮大型冶煉企業技術裝備優勢,高起點利用再生金屬資源,形成大型企業為龍頭、民營企業為主體的再生金屬加工利用格局。
(三)精深加工,努力延伸有色金屬產業鏈。要突破*車用電池、超細鋅粉、超高強度刀具刃具、耐熱抗震鎢絲、超高壓真空用高性能觸頭材料及銻化合物、含銻阻燃紡織品開發利用技術,盡快形成我省鉛、鋅、鎢、銻精深加工產業鏈條。要加強稀土材料科技攻關,盡快研發特種用途稀土材料如稀土鎢和發光材料、永磁材料、儲氫材料等稀土功能材料。要廣泛拓展鈹、鎂、鉍、鉭、鈮、鈦等金屬的社會用途,盡快突破釩、釷、銫等金屬的無害化提煉工藝。要特別珍惜汨羅等地回收到的再生資源,順勢發展金屬材料、五金工具、電線電纜、車輛配件、家電外殼等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