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馬鞍山某磁業股份有限公司車間內,自動化設備運轉有序,一條條先進的生產線高速運轉,工人們熟練地操作著機器,一只只鐵氧體磁心從窯爐轉出,形狀整齊劃一,顏色深灰而沉穩。廠房內,信息化、智能化的氣息撲面而來。在立體智能倉庫的貨架上,貨物通過信息化系統精準存取,無需人工搬運,大大提高了效率。車間的看板屏幕上,實時滾動著生產數據、訂單進度和質量檢測結果,基層管理人員不時通過手機或電腦終端查看信息,快速做出反應。在這里,傳統磁性材料產業正借助信息化、智能化煥發出新活力。
“過去,我們靠人工記錄和統計,不僅效率低,還容易出錯。現在,所有數據都能實時上傳到系統,管理人員可以隨時隨地查看生產進度,及時調整生產計劃。”該磁業公司副總經理趙光介紹,信息化、智能化建設不僅讓生產經營管理更加高效,為企業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還增強了客戶對企業和產品的信賴度。去年,盡管國內磁材行業面臨諸多困難和挑戰,但是該公司通過信息化、智能化實現了管理的升級和市場的進一步拓展。
“我們的產品盡管單價較高,但因技術性能好、能夠滿足高端客戶的需求,所以在市場上很有競爭力。”趙光自豪地說,目前,該磁業企業的產品已經出口到多個國家和地區,部分產品還進入了國際知名企業的供應鏈。“今年,我們計劃再投入1000萬元升級信息化軟硬件,讓生產更智能、管理更高效。”
磁性材料產業是雨山區主導產業之一,涵蓋永磁材料、軟磁材料等領域,已在當地形成了相對完整的產業鏈條。下一步,雨山區將通過外引內優的方式,延伸產業鏈條,補齊研發短板,提高產業能級,提升產品檔次,擴大市場占有率,計劃到2027年使磁性材料產業產值翻一番。雨山經濟開發區經濟發展局局長寧康軍表示,未來,雨山經開區將立足全省磁性材料特色產業園這一定位,聚焦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人形機器人等9個重點領域,緊盯驅動類、傳動類、控制類等電機,以及電感器、減速器、電源轉換器等25個細分賽道,積極對接270多家頭部企業,提高招商引資實效性,爭取一批重大項目在雨山區布局。同時,推動企業深化產學研合作,解決行業共性技術問題,努力在產業發展中跑向“無人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