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際、國內油價不斷掀起新高,節能已是萬眾矚目,新能源材料開發再次被提及,其中開發較為成熟的鋰電池材料目前正日益受到市場追捧。
鋰電池是一種大容量的儲能元件,也是一種*理想的直流電源。鋰電池短、小、輕、薄且容量大,能夠適應各種便攜式電子產品的發展趨勢。其容量高、循環壽命長以及優異的大功率放電和低溫放電性能等特點更能滿足日新月異的移動電話、筆記本電腦、攝像機、掌上電腦等便攜式電子產品的高能化要求。從1992年由索尼公司商業化開始,2000年以前日本的電池產量占到世界的95%以上。目前這一格局已逐漸被打破,2002年中國鋰電池產量已提升到2.7億只,全球市場份額達20%以上,2005年日本鋰電池的全球市場占有率預計將跌至50%以下,中日韓三分天下的格局已經形成。我國已形成鋰電池相對完整的產業鏈,在鋰電池材料的配套方面也顯露出一定優勢。目前我國一些鋰電池材料廠商已開始向韓國出口鋰電池正極材料。
有資料顯示,在二次充電電池領域,中國的產量僅次于日本和韓國,排名世界第三,并在全球市場上占據了12.5%的份額。受消費電子、尤其是便攜式電子產品需求上升的推動,我國的鋰電池產業在未來幾年內將保持增長態勢,尤其在2006年以后,中國鋰電池的產量預計將會以每年30%的速度飛快增長。
市場發展方興未艾
鋰電池的正極材料————鈷酸鋰是目前鋰電池中成本*高的材料,同時也直接關系到電池的安全性能和電池實現大型化的可能。鋰電池的優異性能使其在移動電器、軍事工業、電動汽車工業方面具有遠大的前途,因此其需求量一直在不斷擴大,而其產量的不斷增大,必將帶動鈷系列產品的銷售。
鈷酸鋰是鋰電池的主要正極材料。近年來,我國以鈷酸鋰作為主要材料的鋰電池不斷進行著從數量型向質量、品種、效益型的邁進。雖然鈷酸鋰產業在國內還處于起步和逐步發展的階段,但隨著專業人才的不斷涌現,該產品的生產工藝和行業技術也日益得到完善和提高,其質量等級已經接近或達到國際標準,加之在國內的生產成本較低,產品無論在品質還是價格上,均可同國外的產品相抗衡。
據悉,目前我國鈷酸鋰的年需求量已超過1萬噸,從而導致鈷價大幅攀升。由于國內外市場對鋰化合物的需求穩步增長,從2004年9月初至今年9月的1年時間里,工業級碳酸鋰和電池級碳酸鋰的價格漲幅約50%。從*初的形態(鈷礦石)到*終產品鈷酸鋰,再到下線成品鋰電池,這一生產過程中的每個環節的產品,既是下線產品的主要原材料,也都可以作為成品直接上市銷售,市場廣闊且利潤豐厚。而近期由于經濟復蘇,使得金屬價格普遍上漲,數碼電子產品廠商的需求量強勁,使得生產鈷酸鋰的企業不斷加大投資。原因之一是國內電池企業發展較快,產品有銷路;原因之二是加工鈷酸鋰產品附加值較高。
但長期以來,我國在鈷的氧化物來源上主要依靠進口,加之近年來,電池業的高速發展更是催動鈷氧化物進口劇增。來自海關的統計顯示,今年一季度僅北京市企業就進口鈷氧化物223.5噸,占全國進口量的37.4%,比去年同期增長2.84倍。2002年,全國鈷氧化物的需求量已達2500噸,專家預計2至3年后將這一數字將達6000噸以上。我國鈷酸鋰市場發展方興未艾。
鈷酸鋰產業異軍突起
國內著名民營企業————太陽集團在大連投資1.6億元建設的12條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生產線的順利投產可謂恰逢其時。太陽集團大連高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現階段的主導產品,正是自行開發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容量鋰電池采用的正極材料————高結晶度球形鈷酸鋰。由于其生產規模在亞洲位居第二,技術水平達到國際先進,行業一致認為它們將推動我國鈷酸鋰產業乃至整個鋰電池產業發展迎來新轉折。支撐太陽集團大連高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不斷發展的是其所在園區內的太陽高科技研究實驗中心。該中心集聚了大批高科技人才,具有國內*的現代化檢測儀器和設備,已經發展成了東北地區的標準化研發實驗檢測中心。
目前,我國稍具規模的鈷酸鋰生產企業已達20多家。太陽集團董事長王斌告訴記者,近年來鋰電池得到了迅速發展,也帶動了鈷酸鋰產業的發展,反過來鈷酸鋰產業的發展也會促進鋰電池行業及相關材料行業的技術進步。太陽集團大連高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目標是把公司建設成為國內*大的鋰電池正極材料生產基地,以國內*的技術、可靠的產品質量和穩定的技術參數性能,向國際知名品牌挑戰。“我們3年前就看好這個市場并快速進入,如今已經占據行業領軍地位,太陽集團讓我國鈷酸鋰產業發展迎來了新轉折,我們會努力實現超常規跨越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