鎢產業已經成為贛州市*產值超百億元的產業集群,贛州將用5年時間把鎢產業培植成為年產值超200億元的產業,力爭形成10戶超10億元銷售收入的鎢業企業,把贛州建設成全國重要的鎢礦探采、加工、科研、銷售中心。這是記者7日在贛州舉行的“中國鎢業百年慶典”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的。
至2006年末,贛州市有鎢礦山企業53個,鎢礦開采能力600萬噸/年,選礦能力500萬噸/年,形成了一大批有較大規模的鎢加工企業。鎢產業產值由2000年的7億元增加到2006年110億元,占全國1/3以上。
近幾年贛州鎢產業的迅速崛起關鍵是依靠技術創新,實現了由資源開采、初級冶煉為主向發展加工產品和高附加值產品的轉型升級。目前,贛州市APT生產已普遍使用了先進的除雜工藝和黑白鎢混合冶煉技術,超細APT制備納米鎢粉、納米碳化鎢粉、納米晶摻釔硬質合金復合粉末等已經開發和生產,鎢鈦固溶體產品已填補江西省的*。中國五礦集團、日本住友、北京安泰科技等一批企業的合作項目紛紛落戶該市,崇義章源鎢制品有限公司、江西耀升工貿發展有限公司等一批行業龍頭企業迅速發展壯大。
贛州市政府副市長劉琮表示,今后5年,贛州將通過控制總量,優化結構,創新技術,科學發展,實現贛州鎢工業全面提升。用5年左右的時間,把贛州鎢產業培植成為年產值超200億元、力爭250億元的產業集群,年實現利稅達到25億元以上;力爭在鎢產業形成超10億元銷售收入的企業10戶,其中,培育集采選冶加一體化、具有較強競爭力、30-50億元銷售收入的龍頭企業和上市公司2-3戶。
以擴大生產品種、發展精深加工、提高產品附加值為方向,以發展高性能、高品質硬質合金及工具為核心,力求產量占到全國份額的1/3以上,形成我市鎢產業的標志性產品。在發展布局上,將以贛州市區為中心,包括崇義、大余、贛縣等縣市在內形成贛州鎢產業重點發展區域,以龍頭企業為依托,圍繞產業鏈條延伸配套,發展壯大產業集群,構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結構合理、效益顯著、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鎢工業體系。
據了解,贛州素有“世界鎢都”之稱。我國鎢的儲量約占全世界總儲量的65%,居世界各國之首,而贛南地層中鎢的富集為世界地層鎢平均值1.33ppm的7倍以上,鎢礦儲量及鎢精礦的產量均占全國30&,其中高品質黑鎢保有儲量占全國同類礦的70&,世界的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