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05-11-11 作者:宋建軍 來源:人民網
經濟全球化趨勢加快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特征。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益處是能夠實現資源在世界范圍內優化配置,但同時也使得國際社會對資源的爭奪更加激烈。進入21世紀,全球石油價格大幅度攀升,鐵、鎢、銅、鋁、鉛、鋅、鎳、金等重要礦產品價格一路走高,使資源問題成為舉世關注的焦點,并使之演變為與國際金融秩序和國際政治秩序相互交織、相互影響的國際問題。
我國隨著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特別是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的發展階段后,對能源、重要礦產資源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煤炭、鋼鐵、銅等礦產品成為世界上*消費大國。由于國內能源供應能力受資源條件的限制,重要礦產儲量迅速減少和產能下降,導致對石油、鐵、銅、鋁等資源及其初級產品的進口量明顯攀升。而國際市場能源、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使我國為此付出高昂的代價。我國的礦產資源問題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引人注目。實施利用國外資源的資源戰略,已成為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一、世界資源形勢
世界資源形勢主要表現為全球礦產資源分布不均勻,礦產品價格波動加劇。
一是礦產資源分布不均。由于地球結構的不均勻性和資源分布區域差異性,全球資源空間分布不均勻,大多數礦產集中在少數國家。如世界石油剩余可采儲量中,63.3%分布在中東,我國只占2.1%;天然氣剩余可采儲量中,中東占40.8%,俄羅斯占26.7%,我國僅占1%。礦產資源在地域分布上的差異決定了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依靠自身的資源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必須在全球范圍內通過廣泛的國際合作和貿易等方式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和互補。
二是礦產資源儲量豐富,可以滿足經濟增長需要。按照目前的礦產開采水平,全球礦產儲量可以滿足世界經濟增長需要。大多數礦產已證實儲量可供利用20至40年,其中煤、鐵礦石、鋁土礦、鉀鹽等礦產可利用100年以上,天然氣、鈾、錳等礦產可以利用50年至100年,石油和銅礦分別可利用40年和30年。
三是跨國礦業公司大規模擴張,進一步控制全球資源市場。全球礦業公司的大規模聯合和兼并,使得全球礦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特別是發達國家的跨國礦業公司憑借其雄厚的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在新一輪的并購浪潮中,擴大了規模,增強了實力,對國際礦業市場的控制力和影響力進一步擴大,在全球范圍內角逐并主宰礦業市場和礦產品價格。
四是礦產品價格波動加劇。隨著世界經濟復蘇增長步伐的加快,全球能源、重要原材料需求強勁增長,加之受政治因素和投機資金炒作的共同影響,帶動了能源、原材料價格大幅度上漲。主要表現在:國際原油價格節節攀升;鋼鐵產能與消費均創歷史新高;鋁、鉛、錫、鎳等有色金屬和黃金的國際市場價格普遍上漲。預計未來幾年,世界經濟將繼續保持較快的增長態勢,對能源、重要原材料的需求量繼續增加。加之跨國礦業公司的大規模擴張,進一步控制全球資源市場,礦產品價格波動趨勢可能更加明顯。
二、發達國家的全球資源戰略
由于全球礦產資源分布不均勻和資源在國家經濟安全中的基礎地位與作用的重要性,世界各國都十分重視資源問題,尤其是發達國家從沒有停止過爭奪國際資源的活動。長期以來,以美國、日本、加拿大為代表的西方發達國家,一直將實施全球資源戰略作為國家整體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國家的政治、經濟、外交、軍事、金融等政策有機結合,并隨著國內外形勢變化適時調整,確保國家經濟安全。由于國情不同,各國推行全球資源戰略的方法和措施也有所差別:
1.美國
美國是世界上重要的礦產資源大國,同時也是*大的礦產品消費國和貿易國。美國的石油和許多重要礦產的進口依存度均超過50%。因此,美國的外交核心就是要確保在全球范圍內擁有持續、穩定和價格合理的資源供應。憑借其強大的經濟、軍事實力,美國已建立起面向全球多層次、多渠道的礦產資源供應保障體系。
美國全球資源戰略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有:(1)建立龐大的戰略資源儲備體系。美國是世界上實行礦產品戰略儲備*早、品種*多、儲備量*大的國家。早在1939年美國就開始實行礦產品儲備,到1985年儲備的戰略資源達到63類93種,包括石油、鈾、鋁、銻、鉻、黃金等重要礦產。隨著國內外資源供需形勢變化,不斷增加資源儲備品種。(2)通過經濟援助和投資,控制他國的戰略資源。發展中國家要開發本國資源,缺乏資金和技術,美國正是利用這一點,通過給予經濟援助和資金投入等手段,有效控制拉美、非洲、中東等地區的石油、天然氣,金屬和非金屬礦產等戰略資源。(3)大量購買和使用全球廉價的資源。在*次石油危機發生之前,全球礦物原料價格十分低廉,美國則以此為契機大肆掠奪發展中國家的礦產資源,使其經濟在利用廉價資源的基礎上得到快速發展。
2.日本
日本的礦產資源種類較多,但資源量非常有限,能源礦產和重要金屬礦產的進口依存度超過90%。日本是典型的依靠本國發達的工業和先進技術,以進口礦產資源和其他工業原料,生產、加工和制造高附加值產品出口,從而發展本國經濟的國家。
為了保證經濟發展對礦物原料的需求,日本政府制定了完善的全球資源戰略和利用國外資源長期規劃。日本的全球資源戰略所采取的舉措有:(1)實施海外礦產勘查補貼計劃,建立境外礦產資源基地。日本作為一個礦產資源極為貧乏的島國,通過積極推行海外礦產勘查補貼計劃,鼓勵境外開礦,獲取全球資源。海外礦產勘查補貼計劃主要通過金屬礦業事業團和海外經濟合作基金等機構實施,對日本公司開展海外地質調查、礦產勘查及礦山基本建設提供資助或貸款擔保。日本政府還通過財政、稅收、金融、外交等手段,鼓勵國內礦業企業與國際投資機構、跨國礦業公司及資源公司加強合作,廣泛參與全球礦產資源勘查和開發,以謀求建立穩定的礦產資源基地。正是通過海外礦產勘查補貼計劃,在許多資源豐富的國家和地區建設了一批海外礦山,保障了礦產資源的穩定供應。(2)建立戰略資源儲備制度。日本的資源戰略儲備始于1983年,儲備的礦產有石油、煤炭等能源礦產,鎳、鉬、鉻等金屬礦產,稀有金屬和稀土原料礦產等。日本的礦產儲備分為國家儲備和民間儲備。已建成國家石油儲備基地10座,石油的儲備目標為5至6個月的國內消費量;稀有金屬的儲備目標為60天的消費量,國家儲備和民間儲備分別占70%和30%。(3)進口資源初級產品及原材料。
3.加拿大
加拿大的礦產資源豐富,礦業活動發達,長期實行“資源立國”戰略。加拿大擁有多個具有*經濟實力的礦業跨國公司,礦產勘查開發技術先進,海外礦業經營卓有成效,有“世界礦業金融中心”之美稱,對國際礦業活動有一定的控制力。
加拿大全球資源戰略所采取的重要舉措是:(1)建立世界礦業金融中心,從金融和信息方面控制國際礦業活動。加拿大是世界礦業金融中心,全球礦產勘查資金的1/5是來自加拿大的股票交易市場。利用金融中心的融資優勢,勘查、開發國外礦產資源,進一步鞏固和加強礦業國際競爭力。(2)加強優勢礦產在國際市場上的壟斷地位。通過稅收、保險等優惠政策,鼓勵加拿大礦業跨國公司在國外進行礦產風險勘查和開發,確保其優勢礦產在國際市場的壟斷地位。(3)大量出口資源性產品。加拿大是世界上*大的礦產品出口國之一,生產的礦產品80%出口,礦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率很大。
三、發達國家全球資源戰略的經驗與啟示
我國正處在工業化、城市化加速發展階段。隨著經濟總量的擴大,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居民生活方式的改變,我國能源、資源消耗加快增長可能在較長時期內存在,即使采取節約措施,能源、資源消耗增長仍會超過歐美等發達國家,加之受資源條件的限制,資源供需缺口日益加大,對國外資源的依存度不斷攀升。在全球能源、資源性產品價格不斷上漲的情況下,我們不僅要面對價格波動帶來的生產成本的增加和商業風險,而且要面對其中蘊藏著的潛在的政治風險和資源安全風險。因此,未雨綢繆,采取積極的全球資源戰略是確保我國資源安全供應的重要選擇。
西方主要發達國家實施的全球資源戰略的經驗為我國提供了重要的借鑒和啟示:
1.加快推進資源外交戰略
當今世界國際關系日趨“經濟化”,國家間的競爭更多體現在資源的爭奪與資源的供給保障上。自上個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爆發以來,以獲得安全、穩定的石油供應為核心的能源外交在世界主要石油輸入國,特別是西方發達國家,已成為外交政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并日臻完善。資源外交的核心就是通過外交政策和手段確保國家獲得持續、穩定、價格合理的資源供應,支撐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資源外交的首要目的是保障資源供應,通過資源外交,可以增強國家對國際市場資源供應的影響力,提升國家的國際形象和地位;其次是有利于調整國家間的關系,密切與資源輸出國間的關系;第三,有利于推動海外資源的合作開發,實現資源來源多樣化。
我國要在立足國內資源的基礎上,積極發展與資源國家的友好關系,使資源外交成為國家實現全球資源戰略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制定國家對外經濟援助計劃時,應優先考慮礦產資源勘查、開發項目。通過外交努力,使地區性制約因素轉變為戰略上的有利條件,防止因資源供應中斷或資源價格異常波動對國民經濟造成的沖擊,增強我國的國際地位和應對石油等重要資源危機的能力。
2.加快建立戰略性資源儲備制度
上世紀發生的三次石油危機有利地推動了各國競相建立戰略資源儲備制度。美國、日本、德國、瑞士等發達國家已制定了較為完備的礦產戰略儲備制度,發達國家一般擁有120天至160天的石油儲備;印度等發展中國家也在相繼建立礦產儲備制度。
我國作為*大的發展中國家,戰略資源儲備處于起步階段。盡管制定了石油儲備計劃,但其他重要礦產儲備尚未引起重視,
本站部分內容屬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特此聲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來信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
最新資訊
最新產品
最新粉末冶金企業
關于我們|廣告服務|會員服務|網站建設|付款方式|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版權所有:杭州極點科技有限公司地址:杭州市下城區西文街水印康庭1幢西樓4樓 郵編:310004
服務熱線:0571-8513281985235193傳真:0571-85235193
客服QQ:496617775客服MSN:pmbiz1@hotmail.com
聯盟網站:硬質合金商務網 、粉末冶金人才網、粉末冶金書庫、注射成形網 、中國粉體網、粉體行業網上展、粉末冶金網上展
ICP證:浙B2-20100325
免責聲明:本網發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本網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原創性等。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充分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