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2010年的進口高增長后,今年我國的機械工業進口數據有望再創新高。從前五個月的數據來看,這是一份喜憂參半的成績單。喜的是,我國機械工業市場之大,一旦國內產品實現進口替代,前景可期;憂的是,我國機械工業產品結構至今仍無法滿足國內市場對中高端的需求。
年度貿易逆差或重現
據海關統計,2011年1~5月我國機械工業進出口2470.3億美元,同比增長29.61%。其中,進口1248.11億美元,同比增長31.45%;出口1222.19億美元,同比增長27.79%。進出口貿易逆差25.92億美元。前五個月,機械工業進口增速雖然逐月回落,但始終高于同期出口增速,對外貿易一直處于逆差狀態。預計機械工業可能在時隔6年之后重現年度對外貿易逆差。這一方面是由于我們國家在高端裝備制造方面的需求仍然很旺盛,另一方面,為平衡貿易順差國家采取了各種措施鼓勵進口先進裝備。
在拉動進口的馬車中,固定資產投資可謂功不可沒。1~5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5.8%,其中機械工業同比增長39.88%。在“十二五”開局之年,市場對機械產品的需求和進出口都將保持較快增長。
分行業來看,機床工具、食品包裝機械、工程機械、農業機械這四個行業的進口增速名列前茅,依次為66.73%、59.57%、41.54%、40.04%。除了受政策影響產銷明顯降溫的汽車行業,上述進口增速較快的產品多數與去年相同。
天量數據背后的隱憂
從廣東口岸傳來的消息,正是機械工業進口值高增長的一個縮影。從2009年12月至今年4月,經廣東口岸進口機床已經連續17個月保持同比增長。
作為機械工業進口高增長的狀元行業,2010年我國進口機床在消費中的占比已經高達1/3,而進口數據持續放大的主要原因是國產高端機床還不能完全滿足國內市場需求。據了解,國內*系統的自給率尚不足一成。
機械產品進口持續增長對國內市場沖擊巨大。事實上,今年上半年已經暴露出企業訂貨增速明顯下滑而產生成品庫存大幅增長的問題,1~5月機械工業重點聯系企業訂貨額同比增幅僅9.23%,而去年同期數據超過30%。
是否有實力和遠見搶占中高端市場正關系著企業未來的命運。以昆明機床為例,該公司今年一季度整體毛利率由2010年年報的27.24%大幅下降為23.09%,凈利潤同比下降47.41%。而該公司銷售結構變化,毛利率較低的普通機床在公司銷售占比重增加,是拉低整體毛利率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是,另一位力拓中高端機床市場的沈陽*機床廠的工作人員卻非常肯定的表示:“我們的產品今年一直供不應求,沒感覺到進口量變大對我們的銷售有什么影響。”1~4月,沈陽機床數控機床產量1.1萬臺,同比增長51%,預計全年完成3.5萬臺,與去年相比凈增近萬臺。
力拓高端市場
目前,很多高端機械工業產品我們還是受制于人。不僅有*數控機床,還有如大型抽水蓄能設備、天然氣液化和管道輸送設備、大型印刷機械等多個“做的不好、不會做”的高端產品。如果這些高端產品能夠立足于國內的機械企業來生產,即使只考慮國內市場需求,也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因為,去年我國機械工業的進口量高達2400億美元,約1.6萬億元人民幣,已經超過我國機械工業總產值的1/10。
由于自主創新能力的不足和市場需求的矛盾現階段依然突出,國家對不少機械工業產品都有進口優惠政策。近日財政部、工信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四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調整重大技術裝備進口稅收政策的通知》,這是近三年來,重大技術裝備再次享受進口免稅政策。但鼓勵進口先進設備必須有度,對于國內存在替代產品的高端裝備,應選擇從國內采購,對關鍵技術零部件,應該在研發階段給予政策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