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機械工業持續高速增長的推動下,作為為各種機械產品配套的通用零部件行業亦快速平穩發展,2006年產值和銷售額約達1300億元,同比增長20%左右。尤其是該行業的中低檔產品具有明顯的國際比較優勢,承接國際產業轉移較多,出口增勢迅猛。預計今年行業的增長速度仍將維持在較高水平,15%左右。
當然行業在發展中也暴露出不少問題:如產品結構層次較低,增長方式轉變不快;自主創新能力弱,不能適應結構升級的需要;主要原材料供應已成發展瓶頸,付出太大的資源和環境代價等等。因此,如何抓好發展機遇,解決問題,迎接挑戰,保持行業和諧、穩定、健康發展,成為全行業下一步的艱巨任務。要研究國家經濟形勢走向,分析影響經濟發展因素,認真思考企業發展的道路,適應新形勢,應對來自各方面的挑戰。
行業發展面臨三大挑戰
一是行業結構性的矛盾突出,大而不強。目前,我國通用零部件行業的高端產品不足,低端產品過剩;高端產品大量進口,質高價高,而出口的主要是低端產品,量大價低,產業結構矛盾突出;產能增長較快,但*次產能增加較少,同質化競爭加劇。
二是企業轉型慢,自主創新能力薄弱。不少企業雖進口了大量*先進裝備,但卻尚未掌握先進的材料、工藝過程控制技術、工模具技術,造成我們軟件與硬件之間失衡;此外行業還面臨高層次工程技術人員和熟練技術工人的嚴重短缺。
三是低檔產能過剩的風險加大。今年國家GDP增速放緩,主機行業如農業機械、工程機械、冶金設備、發電設備、汽車的增速放緩,無論從經濟發展周期還是市場需求容量,會面臨市場增速回落的形勢;國家要求進出口貿易基本平衡的政策導向和人民幣升值對于出口量較大的行業會有直接影響,特別是低檔低價零部件產品出口可能引發的國際貿易反傾銷摩擦影響,使產能過剩的風險日漸突出。
行業工作突出六大重點
———促進自主創新,轉變增長方式,實現科學發展。
通用零部件行業正處于由量變到質變的轉型時期,要想成為通用零部件工業強國,必須完成企業轉型,而自主創新是實現企業轉型的關鍵。我們必須認識到,發達國家跨國公司的技術和品牌優勢,我們短時間難以趕上和超越,企業轉型發展任務十分艱巨,像沿著崎嶇的山路攀登,要有堅韌不拔的攀登精神。只有不畏艱險、奮力攀登的企業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峰。
企業在轉型戰略中,首先要在發展理念、發展模式上加以轉變。要做到由量變向質變的飛躍,注重企業素質的提高,實現又好又快的發展;產品結構從以低檔產品為主向低、中、*產品結構比例合理方向發展;以產品經營為主向品牌營銷、售后服務、綜合物流等方面延伸,為用戶提供成套解決方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發展;企業與社會、企業與自然和諧發展。
其次應積極探討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出路。以專業化、規模化、信息化為發展重點,以強強聯合、資源優化整合、集群化發展為主要模式,引導企業技改和新投資項目高起點、上水平,避免低水平重復;現在行業內是競爭有余,合作不足,應倡導整合資源,優化組合生產要素,推進企業自主創新,加快產業轉型步伐和產業產品結構調整;
有實力的大企業可以采取以資產、資源為紐帶的兼并收購重組,聯合優勢力量,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和自主創新能力,中小企業可以采取企業聯盟的形式進行生產要素優化組合,推進企業產業鏈的自主創新;對于關鍵技術,突出重點,以大企業為中心,組織協調行業優勢資源攻關;對于共性技術服務,按不同專業技術,組織若干技術服務平臺;增進對海外技術發展動態、技術法規和貿易措施的了解,加強自主創新信息服務和市場服務。
第三在行業求發展的同時要注重節能減排,實現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大力樹立企業的品牌戰略。
采取一切有效措施,積極推進本行業創*工作,全方位深入開展創*活動。中國機械通用零部件工業協會應繼續加強與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國家質檢總局、名推委溝通匯報,讓他們進一步了解行業企業,并指導創*工作。
企業要進一步提高品牌意識,由單一產品經營向品牌經營轉變;企業要有明確的品牌定位,如有的企業產品定位在中*,對技術水平和質量要求低的合同概不受理;要像愛護生命那樣愛惜企業信譽,達不到技術標準的產品寧可承受損失報廢,決不投放市場;要加強宣傳,展示企業形象、企業品牌。
———行業內要構建誠實守信、和諧共進的良好發展環境與氛圍。
繼續推動通用零部件行業誠信體系的建設,倡導合作共贏的理念,構建協商協調的機制,加強產品質量的監督管理,減少和避免惡性價格競爭,為行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氛圍。
———促進高技能人才的培養,特別要加強技術工人隊伍建設,交流人才培養的經驗,探討建立人才培訓的途徑。
———加強行業網絡平臺建設,提高協會服務水平。
行業協會應為全行業打造信息化網絡服務平臺,構建網站支撐體系:如專家庫、政府部門聯絡網、上下游協會聯系網、上下游企業聯系網、會員企業聯絡網、國外相關協會聯絡網、國外相關企業聯絡網、外國駐華商務處聯絡網等,目的是為企業提供技術服務、市場服務、電子商務中介。
———加強協會建設,規范協會管理,更好地為行業與企業發展服務。
隨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政府管理體系改革的深入,行業協會將在國家的社會經濟活動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我們必須適應新的形勢,積極探索,按照市場經濟規律,調整、規范、培育和發展行業協會,提高協會工作能力和水平,進一步推動行業協會健康有序的發展,更好地為企業服務,為政府服務,為實現“十一五”目標服務。
首先要加強協會思想和組織建設,提高服務水平。要繼續轉變思想觀念,牢固樹立市場、服務、自律、改革、創新、合作、共贏等觀念,滿腔熱情為政府、行業、企業和社會服務;要不斷深化改革創新,用改革創新解決前進中的問題,要特別注意按照“規范運作”的自律性社團組織要求,使協會工作更加貼近實際、貼近企業、貼近市場,切實為企業解決問題;要加強組織建設,加強協會工作班子建設,提高素質,掌握專業知識和行業知識,增強實際工作能力;積極推進協會工作班子專業化、職業化、年輕化。要逐步吸收年輕的、有專業知識、熱愛協會工作的同志到協會來工作;積極發展新會員,特別是行業中的骨干企業、跨部門的企業,也包括三資企業;充實調整理事會的組成結構,以行業骨干企業為主體,吸收中小企業代表參加;理事會要有多種所有制的企業,如國企改制企業,民營企業,本土外資企業代表;秘書處工作人員要加強學習培訓,提高業務水平。
其次要規范管理,正確處理若干工作關系,充分發揮協會與分會兩個積極性。機械通用零部件行業有許多分行業,也有許多專業分會和地方分會,如何發揮好總會與分會及地方協會的優勢,為行業提供有特色的服務,這也是一門學問。應遵循全國行業一盤棋思想,協同一致開展工作,總會、專業協會要支持地方協會的工作,各地方協會要有大局意識,積極支持總會、專業協會的工作。總會、專業協會與地方協會加強溝通協調,互相交流協會工作開展情況以及成功經驗,促進協會開展工作。
各專業有各自的特點,有自己的個性,各分會有一批行業專家,有人才優勢,有條件有能力創造性的開展工作,為各專業提供個性化的特色服務,各專業分會的工作是協會工作的基礎,只有把各分會的行業工作搞好,協會的工作才能搞好;同時,各專業也具有行業的共同點,既有個性,也有共性,有共同的發展規律,共同的服務需求。這種相近專業的資源整合也是行業發展的優勢,各專業的交流要開闊思路,相互啟發。總會要充分發揮大行業的綜合優勢,努力把行業工作提升到新的水平。
第三應認真貫徹執行上級指示,規范協會管理。學習、貫徹民政部《關于社會團體分支機構有關問題的復函》(民管函[2006]39號)精神,通過加強學習,加強溝通,加深理解,力求在大原則的基礎上構建和諧的工作環境,更好地為企業為政府服務。
總之,要正確處理總會與分會的關系,要互相配合,共同努力,團結起來,發揮各自優勢,形成行業工作的合力。和諧就是力量,和諧促進發展。我希望,經過我們大家共同努力,形成一個團結和諧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