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種過后,雨過天晴。
新馬精密工具產業園里一派繁忙,株洲鉆石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搬遷投產后,數控刀片年產能可達8000萬片;一墻之隔的株硬集團2000噸高端硬質合金棒型材項目,建設也接近尾聲,即將在7月投入使用。目前,株硬集團的系列化產品性能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近年來,株洲高新區新能源新材料產業蓬勃發展,一邊是自帶“流量”的先進硬質合金企業不斷創新升級,產品性能趕超國外,急需新生產線廠房擴能;另一邊,高精尖材料技術與項目紛紛落戶、孵化,通過攻克“卡脖子”難關,逐步實現“新材料國產化”的中國夢,讓高新區成為新材料研發并快速產業化的創新高地。
產業鏈上超六成是高精尖的“大塊頭”企業
近年來,株洲高新區在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基礎上,瞄準一批帶動力強的旗艦型項目、建鏈補鏈強鏈延鏈的“高精尖特”項目,使一大批新材料產業項目加速集聚。目前,該區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鏈上的企業達到106家,其中規上企業64家。
2020年,中國半導體芯片市場在全球份額中占比46%,而自給率卻不足20%,這其中,石墨基座盤就屬于芯片制造工藝的“卡脖子”產品。這類產品因為技術壁壘高,長期被德國、日本、荷蘭等國企業壟斷,賣得貴而且訂貨周期要6-12個月。湖南德智新材料有限公司研發的半導體用SiC涂層石墨基座盤項目,填補了國內*,打破了國外壟斷。其產品去年開始上機測試,并小批量供貨。
2018年落戶高新區的株洲未錸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同樣立志于打破國外壟斷。該公司市場總監姜怡帆介紹,X射線靶材是醫療影像核心部件,也是重點應用領域急需的新材料,“未錸新材現在已完成多種X射線管固定和旋轉陽極靶材的產品開發,全面進入了國內X射線管生產企業供應商體系,作為國內目前*從事高性能X射線管陽極靶材研發生產的本土企業,我們將產品實現了國產化,而且產品的壽命延長20%以上,價格也只有進口產品的50%左右。”
去年12月,國內*成功研發碳陶材料的企業世鑫新材料竣工投產,其研制的碳陶復合材料制動盤,用于時速160公里的下一代地鐵和時速300公里的“復興號”標準動車上。
隨著光伏產業的大發展,光伏晶硅切割領域全面普及金剛線切割技術,2018年,主營研發生產金剛石線的岱勒新材落戶株洲高新區;全國*、全球第三家高品質易切削鈹銅合金棒產品,來自該區的艾美新材料公司……
挑戰技術高峰,瞄準高精尖的新材料企業在高新區正如雨后春筍般冒出。
打造全省乃至全國重要的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基地
為何如此多的“高精尖”的新材料項目能在株洲高新區落地、壯大?
今年5月,株洲高新區新能源裝備新材料產業鏈上,新型能源產業基地和中儲國能兩大項目與該區簽訂戰略合作意向協議。該產業鏈2020年的工作目標是,引進購地項目2個以上、廠房項目8個以上、合同引資額25億元以上,爭取落地開工項目6個以上。
上個月,國電投子公司五凌電力的新型能源產業基地項目簽約落戶高新區。
“在此之前,高新區就為我們召開了推進會,為我們制氫站項目的供應運營搭橋。”五凌電力工作人員介紹,推進會上,株硬集團、鉆石切削、肯特硬質合金等高新區企業與項目方簽下了購氫意向協議,“先幫我們找好客戶和市場,這樣的服務和效率,相當于吃下了‘定心丸’。”
中儲國能項目簽約時,株洲高新區高科集團通過產業投資的方式,引進中儲國能項目,鏈辦工作人員介紹:“中科院熱物理研究室有很多還未產業化的高精尖技術,先以產業投資的方式引進一個項目,這樣的方式也是為了今后的產業布局,引進他們更多的新材料技術,爭取更多更好的技術和項目。”
未來,株洲高新區將依托時代新材、鉆石切削、宏大高分子、澳維環保、世鑫新材、德智新材等一批重點企業,打造一批優勢拳頭新材料產品,做長產業鏈條,著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國重要的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