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百年金川”啟示錄金川公司榮獲“中國工業大獎”回眸
這是甘肅工業的驕傲4月28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的領獎臺上,金川集團公司榮獲第二屆“中國工業大獎”,這是我省企業*次獲得我國工業領域的綜合性*高獎。
手捧“中國工業大獎”的獎杯,金川人此刻心里在想什么?
金川集團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楊志強對記者說,金川集團將以此次獲獎為契機,進軍世界500強,打造“百年金川”,成為中國永遠的驕傲。
本報記者宋振峰
不言而喻,在楊志強心目中的“百年金川”,不是只要地下有資源,金川公司開發了一百年,就實現了百年金川,而是要打造一個具有強勁競爭力、成長力、生命力的百年企業。
從1958年發現金川鎳礦,甩掉中國缺鎳少鈷的帽子,到打造“百年金川”;從一家地處西部茫茫戈壁的企業到榮獲“中國工業大獎”,金川公司在中國新型工業化的道路上正在成長為一個有著核心競爭優勢的現代工業企業。這給資源型企業發展帶來了很多啟示。
啟示一:資源有限,科技無限。唯有加強技術創新,著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資源型企業方可實現可持續發展
眼下,金川集團鎳產量已居世界第四位,鈷產量居世界第二位,銅產量居國內第三位,成為中國鎳鈷和鉑族金屬提煉中心和生產基地。
有人說,金川集團之所以如此“金光閃閃”,正是得益于守著一個*的“聚寶盆”世界第三大硫化銅鎳礦床。
但是,金川人明白,“金娃娃”絕非單靠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是技術創新增加了生產經營的“含金量”。
為了科學開發和合理利用自有資源,金川集團瞄準世界先進水平,全面實施二次技術攻關,從根本上解決制約公司發展的重大技術難題,努力實現“吃干榨盡”的目標。
通過多年的產學研聯合攻關和成果積淀,現在,金川集團擁有了高氧化鎂鎳精礦閃速熔煉、富氧頂吹鎳熔池熔煉等13項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且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資源利用效率成倍增長。
目前,金川鎳礦所含21種元素中有16種貴重金屬得以提取和利用,礦石回采率達95%以上。金川公司已成為世界上極少數能夠將多種有價金屬在同一工廠內實現分離提純和商品化生產的企業之一。
金川人并沒有把目光僅僅局限于對礦產資源的綜合利用上。尾礦、爐渣、煙塵、廢水、廢氣等看似無用的東西,在金川公司卻“循環”起來,變成了“寶貝”。
以往廢棄的爐渣,現在進入了選礦廠重新選冶,從中提取鎳、銅、鈷等殘留的有價金屬。而經二次提煉后的冶煉,則成為下游產業的再生資源,變成“賊不偷”井蓋,變成水泥,回填礦山……
科技的力量為金川公司注入了澎湃的動力,科技的力量讓金川公司保持了青春常在。現在,技術進步對金川集團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0%以上。
啟示二:不拘泥于自有資源這一塊“蛋糕”,在“走出去”中開拓發展空間,實現資源全球配置,打造跨國經營礦業集團
金川鎳礦,是世界著名的大型多金屬共生的硫化礦。
但和所有的資源型企業一樣,金川人明白,他們遲早會遇到這樣一個問題:腳下有限的資源枯竭了怎么辦?
不能只盯著自有資源做“蛋糕”,靠“走出去”開拓發展空間,成了金川公司“永續輝煌”的必然選擇。
公司決策層果斷決定,在全球經濟一體化背景下實現資源全球配置,按照國內國外兩種資源,國內國外兩個市場,打造跨國經營礦業集團。
資源全球化布局戰略,在為金川集團可持續發展提供可靠的原料保障的同時,也增強了其參與市場競爭和全球資源配置的能力。
穆納利鎳礦是贊比亞*大的鎳礦,年產鎳礦100萬噸左右。2009年2月,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該礦原持有者澳大利亞阿比頓公司資金出現困難,面臨破產。
在省政府和贊比亞當地政府的支持下,經過長期談判,金川集團公司成功控股阿比頓公司。去年3月26日,穆納利鎳礦復產。金川集團跨國經營戰略邁出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步。
據了解,目前金川集團在全球已獲得64個探礦許可證,擁有地質勘探面積5054平方公里。已與24個國家開展了礦產資源合作,成為17家境外礦業公司的股東,完成了19個項目的投資,投資總額超過5億美元。目前金川公司原料來源中50%的鎳金屬量、90%的銅金屬量和80%的鈷金屬量來自于國內外其他礦山,公司業務遍及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跨國經營格局初步形成。
跨國經營礦業集團的夢想,需要雄厚的資金支持。借此,金川集團緊鑼密鼓地加快了資本運作步伐,“匯金聚川”。
今年2月18日,金川集團國際資源有限公司(簡稱“金川國際”)在香港正式成立,成功登陸香港主板市場,成為我省首只H股。金川集團也成為甘肅省*擁有香港上市公司的企業。
啟示三:積極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進一步將產業鏈向新材料、新能源方向延伸,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增強產業接續能力
面對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金川人清醒地認識到,公司雖然在中國鎳行業占據重要地位,但單一的礦冶生產經營模式,很難適應國際化的市場競爭。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就要尋找到新的發展動力。如今,全球信息技術革命方興未艾,一場世界范圍內搶占新興產業制高點的競爭已悄然發軔。
金川集團董事長楊志強說,金川公司要在新一輪經濟競爭中有所作為,就要改變“一鎳獨大”的產業結構,進一步將產業鏈向新材料、新能源方向延伸。
金川公司依托科技優勢,大力開發新產品。他們立足于滿足電子、電池、國防、軍工和航空等領域的功能性材料需求,進行了電解鎳粉、超細鎳粉、鎳扣、鎳鈷氧化物粉末及貴金屬粉末的研制開發。現在,鎳合金板帶材、精密銅管棒等產品成為金川公司新的經濟增長點,高純鎳、鈷、銅產品深受美國和日本市場青睞。
金川集團還瞄準戰略性新興產業,大踏步向新材料、新能源方向邁進。去年,公司與蘭州交通大學合作,打造國內外太陽能真空鍍膜及平板集熱器產品的領軍企業。公司還與湖南科力遠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積極進入太陽能及二次電池領域。同時,他們還結合國家大力實施“大飛機”戰略,進入“超級合金”領域。
產業多元化,給金川公司插上了新的強有力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