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10月11日召開的“中國鎢業百年慶典”新聞發布會暨贊助儀式上獲悉,中國鎢業百年慶典活動將于11月8日至9日在贛州舉辦。
據悉,本次慶典活動由中國鎢業協會、贛州市人民政府主辦,市直有關部門和有關縣(市、區)、贛州市鎢業協會承辦,部分贊助企業協辦。活動擬邀請國際鎢協秘書長及部分會員企業代表,國家部委領導、礦業聯合會、有色協會領導、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鎢業協會總部領導及其會員單位代表,省廳部門領導以及相關新聞單位記者共計300余人參會,其中國外來賓50人。活動的主要議程有:11月8日上午舉行中國鎢業百年慶典大會和“鎢業百年展覽”,下午召開中國鎢業國際論壇暨贛州市鎢產業項目推介會,晚上舉辦由中央電視臺“同一首歌”欄目組制作的“鎢都之夜”大型文藝晚會;11月9日全天所有來賓分三組參觀考察我市的鎢礦山和加工企業以及贛州市區的特色景點,并到臍橙園參加采摘品嘗臍橙活動。
為加強對籌備工作的組織領導,我市成立了中國鎢業百年慶典活動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會務接待組、安全保衛組、資金籌措組、宣傳報導組、“鎢都之夜”文藝晚會節目策劃組、國際論壇策劃組、參觀游覽組、經貿洽談及項目招商組、百年鎢業展覽及會議材料組等一室九組負責具體工作的開展。目前,領導小組已經召開了三次會議對一些具體問題和工作安排進行了部署,活動各項籌備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開展。另悉,中國鎢業百年慶典活動得到了國內知名鎢業企業的慷慨贊助,截至記者發稿時止,共募集到企業贊助資金人民幣806萬元。
---------------------答記者問---------------------
1、請問中國鎢業協會譚炎泮副秘書長, 國家有關部委對中國鎢業百年慶典是如何高度關注的?
答:這次中國鎢業百年慶典活動在贛州舉辦充分表明了贛州作為中國鎢業發祥地和“世界鎢都”的重要地位。國家有關部委、國際鎢協和中國鎢協以及贛州市委、市政府都高度重視關心、和支持。經過數月時間籌備,慶典方案已經確定,屆時國內外鎢業界重要人士等將出席慶典,必將對中國鎢業的發展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2、贛州作為中國鎢業發祥地,被譽為“世界鎢都”。請問市經貿委曹曉秋主任,贛州鎢產業發展現狀如何?發展目標是什么?有哪些政策措施來保證這一目標的實現?
答:贛州是中國鎢業的發祥地,自1907年在我市大余西華山發現鎢礦至今,已整整過去了一百年。在這短暫而又漫長的百年當中,贛州鎢業有過滄桑,也有過輝煌,可以說中國鎢業乃至世界鎢業的發展無不深深打上了贛州的烙印。
一、贛州鎢產業的發展現狀
贛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鎢產業的發展,自2001年初作出對全市鎢業整合的決定,到2004年提出用3-5年時間把鎢產業打造成為產值超百億元產業集群的戰略部署,贛州的鎢產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06年,贛州規模以上鎢企業實現銷售收入110.3億元,實現利稅16.2億元,比2004年銷售收入7.1億元、利稅0.43億元增長14.5倍和36.7倍,成為我市*產值、銷售收入突破百億元的優勢產業,其中銷售收入占全國鎢工業銷售收入的35%。
經過這些年來的發展,我市鎢產業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資源整合順利推進。我市在打擊非法開采、整頓礦業秩序的基礎上,正在推進資源的進一步整合和企業的購并重組,依托資源整合的平臺,向深加工企業優化配置資源,推動企業的進一步做大做優做強。
二是產業基礎日益堅實。2006年,全市鎢行業現有年銷售收入超10億元的企業1家;年銷售收入超5億元的7家;年銷售收入超1億元的25 家。2006年,贛州生產的鎢產品在全國占有較大的份額:鎢精礦30%、APT65%、鎢鐵40%、鎢粉30%、鎢條25%、硬質合金8%,產品的市場競爭能力和知名度有了較大的提高,一些國內外的大企業、大客戶更加關注和重視贛州。
三是對外合作日益加強。一批國內外500強的企業陸續落戶贛州,一批國內外知名的鎢專家也陸續落戶贛州。目前還有一批國內外的鎢專利技術、鎢深加工技術也開始落戶贛州,贛州鎢產業的對外合作范圍正在進一步拓展。
但是,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我市鎢產業仍然存在不少的問題,如:鎢礦開采的集約化程度還較低、歷史遺留的對生態環境污染問題較嚴重;深加工企業的規模較小、企業整體發展的水平不高,還沒有形成足夠大的產業集聚和行業龍頭等等。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高度重視和大力解決。
二、贛州鎢產業的發展目標和政策措施
發展目標為:到2011年,全市鎢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銷售收入達到200億元以上,利稅25億元以上。形成8-10戶年銷售收入10億元以上的骨干企業;形成2-3戶年銷售收入30-50億元以上的龍頭企業和上市公司,把贛州建設成為全國重要的鎢礦探采、加工、科研、銷售中心,實現贛州鎢業快速、健康、可持續發展。
具體措施是:
一是整合資源平臺,優化資源配置。建立深加工企業優先發展、資源所在地和加工所在地利益共享、部門聯動服務和聯合審批等機制,打破原有產業格局,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和開發的合理布局,使資源向精深加工和應用企業優化配置,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
二是培育龍頭企業,形成帶動效應。要對有做大做強前景、對產業起到帶動領跑作用的龍頭企業重點培育和幫扶,建設我市鎢產業的標志性企業。鼓勵企業采取合資合作、并購重組等方式,對上下游企業進行有效整合,要在全市企業中形成5-6個采選冶加一體化的大企業、大集團,培植2-3家上市公司,帶動一大批小企業共同成長。
三是實施重大項目,增強發展后勁。項目建設是產業集群發展的關鍵,我市資源整合和產業集群的發展,已經形成了大項目落戶的環境和條件。重點要抓好投資10億元以上、對我市工業有重大牽動和影響的重大項目,我們將著力抓好5-6個投資10億元以上的鎢深加工項目。
四是建設產業基地,打造集群平臺。我們要形成全市一盤棋,引進大企業、大項目,做大做強贛州有色基地。通過建設包括鎢在內的有色產業*研發中心、檢測中心和集散交易中心,形成較大規模的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和較高水平的公共服務平臺,為產業集群發展提供良好服務。
我們相信,有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有中國鎢協的大力指導,有全市鎢企業的共同奮斗,我市鎢產業一定能在百年慶典之后發展得更好更快,為中國鎢業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3、鎢是國家保護性開采礦種,近年來,國家對鎢產業實行了更加嚴格的產業政策和總量控制,請問市礦產局李國清局長,贛州市為實現鎢產業發展的更高目標,在鎢資源整合和資源保障方面都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
答: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鎢資源整合工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我市在鎢資源整合和資源保障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嚴厲打擊無證、越界等非法開采行為。實行巡查、舉報有獎、責任追究等制度,做到發現一起,打擊一起,查處一起。二是對持證鎢礦山進行整合。持證鎢礦山通過整合,由1999年底的97個減少為目前的66個,年壓縮鎢精礦生產能力3000余噸。三是強化鎢礦山開采總量控制管理。從2001年起,實行鎢礦生產配額制度,嚴格控制開采總量;實行鎢礦生產年度開采計劃審查制度,嚴格按批準的開采計劃組織生產;實行鎢礦生產、銷售臺帳管理;開展鎢礦開采總量控制專項檢查,強化措施的落實。目前,我市鎢產量已呈逐年下降趨勢,鎢精礦產量控制在國土資源部下達的配額數量以內。四是加強鎢產品加工、運銷環節管理。對鎢加工企業進行加工資格審查,符合條件的加工企業才能辦理工商執照和稅務登記。對鎢產品實行準運證制度,凡沒有準運證的鎢產品一律不予放行。五是抓好資源勘探和定向配置工作。積極加大地質勘探工作投入,擴大探礦成果,建立鎢資源新的儲備。積極引導鎢資源向深加工企業配置。通過市場導向和政府宏觀調控,實行扶優限劣,推進優勢礦產資源向優勢企業、深加工企業集中,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為精深加工和應用企業提供資源保障,為產業鏈的延伸和產業發展壯大奠定基礎。
4、據了解,這次“中國鎢業百年慶典活動”將邀請中央電視臺“同一首歌”劇組來贛州舉辦“鎢都之夜”大型文藝晚會,請問市委宣傳部賴俊賢副部長,到目前為止,晚會各項籌備工作的進展情況如何?
答、1、邀請“同一首歌”欄目赴贛州演出。在中宣部、市委、市政府領導的直接關心下,晚會籌委會經過多方協商,與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演藝中心“同一首歌”欄目達成了赴贛演出的約定。
2、確定了中介公司。我們在一定范圍內發布了招請晚會中介公司的信息,有9家公司報名并上交了策劃方案,經比較,我們從中遴選了3家進行招標。經市委宣傳部、紀檢監察部門和鎢協等組成的評議小組進行評標,確定贛州天天傳媒有限公司中標。籌委會于9月28日與贛州天天傳媒有限公司簽訂了承辦協議。
3、布署了相關工作。一是下發了工作方案。以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的名義下發了《中國鎢業百年慶典“鎢都之夜”文藝晚會總體工作方案》,成立了由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彭光華擔任主任,中國鎢業協會常務副會長、秘書長孔昭慶,市政府副市長劉琮擔任副主任,30個單位為成員的籌委會。籌委會下設七個工作組,并將籌備工作細化成48項具體任務,各工作組根據所分配的任務,制定了詳細的工作方案和初步預算。二是召開了籌委會全體會議。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彭光華主持召開了由全體成員參加的調度會,各組和有關單位就籌備工作情況進行了匯報交流,并提出了下步工作打算。三是建立了“各組工作聯絡員日通報制”、“活動簡報2日一報制”,制定了“籌委會成員單位職責表”、“工作進度安排表”等,各項工作都有條不紊的按序進行當中。
4、下一步工作:按照慶典工作方案階段要求,分別抓好各項任務的進展和調度,督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