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溫州汽車零部件產業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躍升至24%,成為全市經濟增長的硬核引擎。這一增速不僅大幅超出全市工業平均水平,更在全市“5+5”產業集群中穩居領跑位置。
歷經多年深耕,溫州汽車零部件產業已構筑起成熟穩健的產業體系,形成以瑞安為核心極,龍灣、甌海、樂清、平陽等地協同發力的良好發展格局,產品覆蓋制動系統、發動機部件、電子電器等12個大類、5000多個系列,其品類豐富度、產業規模及產業鏈完整度在全國同行業中均位居前列。2024年,全行業總產值攀升至1200億元,而今年上半年的高速增長態勢,為全年業績再創新高筑牢了根基。
溫州汽車零部件產業的“內卷”密碼,核心在于構建了難以復制的產業鏈深度與協同優勢。作為核心區的瑞安,汽車傳感器產業成功入選省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龍灣聚焦汽車電子領域,培育出一批掌握核心技術的專精特新企業;甌海在新能源汽車底盤系統配件領域形成特色優勢;樂清憑借電氣產業基礎,在汽車線束等細分領域占據重要份額;平陽則在汽車模具及輕量化部件生產方面頗具競爭力。
更深層次的發展動能,源于科技創新生態的持續構建與迭代升級。瑞安市政府與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深度攜手,共建智能汽車關鍵零部件工程師協同創新中心,匯聚20多位常駐專職工程師和2889名共享工程師,為企業創新精準“問診把脈”,服務范圍覆蓋動力總成、車身系統等汽車全產業鏈技術領域。“協同創新中心是破題關鍵。”浙江榮際汽車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榮旺深有感觸地說。在協創中心牽線搭橋下,該公司聯合江蘇大學專家團隊,將汽車機油濾清器總成材料由塑料件升級為鋁制件,同步改進密封結構,徹底攻克焊接工藝技術難題,年產值從兩百多萬元躍升至千萬元;新產品機油冷卻器總成在協創中心專家助力下,成功攻克塑料收縮技術瓶頸,不僅大幅縮短開發周期,還將不良率降至低位,成功躋身全球知名供應商采購目錄。
據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面對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持續擴大的戰略機遇,溫州將繼續以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為產業發展突破口,圍繞電動化、智能化、輕量化三大關鍵方向,加快重點平臺建設步伐,培育壯大“專精特新”企業群體,加大核心技術攻關力度,縱深推進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同時,深入實施產教融合行動和整零協同行動,聚焦動力電池、汽車底盤系統、汽車電子等重點領域,不斷創新生產方式,提升產品智能化水平,全力推動溫州汽車零部件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