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鋼價連續12周上漲 各大鋼廠跟風提價
2009年春節后*周(2月1日-6日),國內鋼價出人意料地連漲6天。如果從2008年11月中旬鋼價反彈算起,此輪國內鋼價上漲已達到12周。中鋼協權威人士認為,近7年來,鋼價出現這樣長時間的強勁“牛”勢,并不多見,后期鋼價仍有上行空間;也有分析人士指出,由于上周上海鋼材電子盤主力合約大跌7.5%,這實際上是市場對后市鋼價發出的“預警”信號。
“今年春節*周,國內鋼材市場成交量清淡,連漲6天有‘空漲’成分。”“我的鋼鐵”分析師徐向春認為,由于節后*周,鋼材市場交易并沒進入狀態,一般是過了正月十五下游采購方才會大面積進貨。因此,節后鋼價連續6天上漲,主要是貿易商報價因素起作用。
鋼材每噸漲200元 川多數鋼企全線復產
在長達數月受到日益下滑的需求及大規模縮減庫存打擊之后,中國基礎金屬行業已初顯走強跡象。記者昨天從四川地區各大鋼廠和經銷商處了解到,春節過后建筑鋼材上漲200元/噸,不少業內人士對后市抱有看漲期望,包括攀成鋼、達鋼等在內的大部分省內鋼廠均全線恢復產量。
據了解,四川地區建筑鋼材去年*高點為6500元/噸,從去年5月下旬起,建筑鋼材價格開始下跌,國慶假期之后,鋼材價格跌勢尤為兇猛,一周內價格縮水20%,*低降至3500元/噸,生產成本與售價形成“倒掛”現象。由于省內9成鋼材生產企業均以生產建筑鋼材為主,為了降低損失,攀成鋼、德勝鋼鐵、威遠鋼鐵等西南地區多家鋼鐵企業紛紛縮減產量,部分企業甚至減產超過50%。
化工行業產品價格大范圍回暖
自2009年1月份以來,化工產品價格陸續回暖,春節過后化工產品回暖范圍和力度進一步加強。春耕將至,化肥需求進入季節性旺季。尿素出廠價格平均上漲50-100元/噸。其他化工產品價格陸續回暖,如黃磷、MDI、純堿、草甘膦、化纖等,與此同時這些產品成交量沒有明顯放大,下游需求仍然疲弱。此次化工類產品價格的大范圍回暖是企業供應緊縮、行業庫存下降至合理水平的結果。隨著下游行業去庫存化結束,中上游的化工產品需求也將逐漸恢復。
2008年三、四季度以來全球經濟急速下滑,化工產品需求瞬間消失、價格大幅下跌、庫存大量增加。如今這一超跌的過程基本結束,未來下游需求的變化將影響各子行業回暖的幅度。
出口退稅率上調作用顯現 紡企開始大膽接單
我國于2008年8月1日、11月1日和12月1日連續提高了部分商品出口退稅率,而在剛剛公布的紡織業調整振興規劃中,國家將紡織服裝出口退稅率進一步由14%上調至15%。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政策調整的效果已經開始顯現。
數據顯示,2008年12月份政策調整涉及的商品整體出口合計544.5億美元,同比增長4.8%,占我國出口總值的比重由前11個月的45.8%上升至12月份的49.0%。其中服裝、塑料制品、箱包和燈具出口均表現為加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