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新能源汽車車用電機及其控制系統研發與國際同步,技術優勢明顯,但要實現產業化,還需要在培養合格的電機系統供應商、正確引導與控制投資、建立產業聯盟推進產業化進程三方面下功夫。
今年以來,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刺激下,國內掀起新一輪新能源汽車投資熱潮,電機、電池等關鍵零部件生產企業*活躍,上演“群雄逐鹿”的好戲。
培養合格的電機系統供應商
“風險投資商的嗅覺太敏銳了。”北京中紡銳力機電有限公司市場經理張志學日前向記者表示,該公司作為國內初具產業化實力的車用電機系統生產企業,今年以來頻頻有風險投資商向其“示好”。而精進電動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自2008年年初創立*天起,就有了世界知名風險投資基金的加盟。這股投資熱潮從側面反映出新能源汽車電機、電池等關鍵零部件產業領域的巨大利潤空間和發展潛力。
據國家863計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總體專家組成員肖成偉介紹,在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領域,目前國內至少有19家企業已經投資上億元成立大型動力電池產業基地。天津力神今年投資7.5億元擴大鋰電池產能,今后還將追加投資15億元;湖南神舟現已投資3億元在天津興建鋰電池生產基地,今后兩年還將對該基地追加投資14億元;中炬森萊計劃投資13.15億元建立一個年產3.65億安時電池的工廠。此外,比亞迪、蘇州星恒、中信國安盟固利、科立遠等公司也有興建動力電池廠或擴大產能的計劃。
業界有觀點認為“新能源汽車電池投資存在過熱嫌疑”,果真如此嗎?另外,電機投資狀況如何?
天相投資顧問汽車分析師李孟海向記者表示,從目前的投資來看,新能源汽車領域涌入的資金量還不算大,觀望成分居多,遠沒有達到過熱的程度,在電機系統領域投入的資金量就更少。
“投資不是過熱而是遠遠不夠,無論是電池還是電機,國內合格的供應商寥寥無幾。”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電動汽車技術研究發展中心主任研究員溫旭輝表示。
對此,精進電動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蔡蔚博士表示:“在國內新能源汽車電機系統領域,由于真正擁有現代電機和驅動技術的公司屈指可數,風投、私募基金等還找不到更多有價值的投資目標。培養合格的車用電機及其控制系統規模化供應商成為當務之急。”
讓每一分錢都投對地方
“新能源汽車在資本市場實際上還不樂觀,這是客觀事實。”據李孟海透露,目前證券、基金公司對于電機等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的發展非常關注,但也存在一定分歧,主要有兩種觀點:一是完全悲觀,認為“做秀”成分居多,國家并沒有切實加大對新能源汽車的投入;二是相對樂觀,認為我國如果能夠在整個產業鏈上合理配置資源就有可能搶得先機,使新能源汽車成為我國的戰略性產業。
據李孟海介紹,一些國有大型企業開始建立新能源汽車產業投資基金,初步估計大約將有500多億元的基金陸續建立起來,同時風險投資、私募基金正積極布局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領域,主要集中在充電設備、電池管理系統、動力電池、電池關鍵構件和電池原材料等,對電機及其控制系統、整車控制系統等核心細分產業的關注相對較少。
北京中紡銳力機電有限公司總經理高超表示,越來越多的單位和個人加入新能源汽車投資熱潮是國家一系列政策推動的結果,是好事,不應該限制。不過,熱潮中也出現了一些不正當競爭現象。“相信市場會對產品和零部件供應商做出公正的選擇,并將在一兩年內完成首輪市場篩選,一些不具備基本實力的企業和產品將會出局。”高超表示。
李孟海認為,在新一輪投資熱潮中需要關注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投資重點,讓每一分錢都投對地方。比如新能源汽車電控系統領域的輻射面廣、產業帶動作用大,從戰略角度來看廣義效益*高,可以投入大量資金支持,*終找到屬于自己的利潤空間;在傳統細分產業領域如動力電池、動力電池關鍵構件領域,需要進行適當的引導與控制,過多的資金涌入可能導致利潤被攤薄,*終挫傷投資者的積極性,不利于新能源汽車產業長期發展。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很長,需要專業的產業研究機構為資金的合理流向指明方向,同時投資者應該全面了解新能源汽車的客觀發展情況和未來趨勢,避免過分樂觀情緒的產生。
對此,蔡蔚表達了不同的見解,“電控是整車企業或動力總成集成商的業務,投入的資金和資源只能靠整車或動力總成銷售的利潤回收,利潤被攤薄不但同樣存在,而且在產量較低的起步階段更加嚴重,整車企業在這一階段經常不得不賠本銷售新能源汽車,這也是各國政府通過補貼幫助新能源汽車起步的重要原因”。
產業聯盟推進產業化進程
我國新能源汽車車用電機及其控制系統研發與國際同步,技術優勢明顯。當技術和資本條件均已具備,以什么樣的方式加快推進產業化進程?構建產業聯盟已經成為業內共識。南車時代電動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電動汽車研究所副總工程師伍理勛表示,汽車行業競爭日益激烈,只有先進的技術、良好的管理才能使企業在新能源汽車產業化來臨時站住腳跟,因此需要構建產業聯盟共同推進產業化進程,增強抵御風險的能力。
今年3月宣告成立的北京新能源汽車產業聯盟整合北京新能源領域的優勢資源,包括整車企業、零部件企業、科研院所以及終端用戶等,助力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發展。據了解,在核心技術方面,北京新能源汽車產業聯盟確定將由高校和科研院所開展基礎研究,零部件企業解決電機、電池本體等相關技術,整車企業突破整車控制技術和電池集成及管理技術,并進行全系統的整合及產業化。今年6月,精進電動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在其主辦的國際電機技術研討會上倡議籌備成立中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機系統產業聯盟,將新能源汽車電機系統的上下游企業整合起來,促進國內形成技術強、反應快、效率高、資源和優勢互補的新能源汽車電機系統產業鏈。
溫旭輝認為,產業聯盟應思考如何將各類企業組織起來,有技術的出技術,有錢的出錢,齊心協力把事情做好,否則會造成資源浪費。溫旭輝強調,產業聯盟必須在市場的牽引下共同去做一些事情,比如現在就是為“十城千輛”新能源汽車示范工程服務。
對于理順汽車整車和零部件企業關系,溫旭輝表示,整車企業要起到引導作用,根據市場需要提出對車用電機及其控制系統的要求,“需要做成什么樣,為什么要做成這樣”;電機企業則需要真正掌握核心技術,由科研院所或者技術強的企業牽頭,把產品生產、制造的可靠性問題解決好。
“產學研結合的核心是企業,其目的是盡快提高企業實力和產品水平。”高超認為,只有企業真正認識到三方結合的重要性,產學研結合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
“電機、電池等關鍵零部件產業需要扶持,但*終需要在市場競爭中發展。”蔡蔚表示,關鍵零部件的產業化、國產化是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