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博汽車電子(曲阜)有限公司全新智能工廠日前投入運營。這座新工廠按照綠色工廠和工業4.0標準打造,產品著力在新能源汽車的賽道上向新發力,是大陸集團被動安全與傳感器事業部在全球范圍內*重要的工廠之一。新工廠投用后,預計產能將提升150%。至此,曲阜主導產業之一的汽車零部件產業通過全面轉型升級,以招引上下游、服務龍頭、帶動配套等方式,讓一條串珠成鏈、集鏈成群、群聚而飛的特色新能源汽車配套產業鏈加速成型。
智慧工廠 搶灘新能源新賽道
寬敞明亮的廠房內,擁有大腦和眼睛的機器人、工業機器手臂等各司其職,對芯片進行焊接、壓接;生產線上,工人們身著統一工服,一絲不茍地忙碌著;一輛輛AGV智能搬運小車來回穿梭在各條生產線之間,搬運著生產物料及成品……走進曲阜陸博汽車電子(曲阜)有限公司全新智能工廠的車間,可以感受到滿滿的科技范兒。
除了生動的畫面,智能工廠投用以來的數據更讓人欣喜。生產節拍由原來的23秒縮短至15秒……“隨著智能自動化水平的提高,我們的生產成本也隨之減少。”陸博汽車電子(曲阜)有限公司工業工程部主管周桂婷解釋說,例如我們在檢測過程中,AI相機代替了人工檢測,精準度有了提升,也避免了不合格產品的生產和流出。
隨著國內新能源汽車賽道的崛起,汽車零部件產業的需求也隨之增加,原有的生產線無法滿足整車制造廠商們的需求,全新智能工廠的投入運營為搶灘新賽道提供后勤保障。
這座建筑面積約3萬平方米的全新智能工廠,擁有50余條可生產輪速傳感器、凸輪軸/曲軸位置傳感器和電子駐車線束集成等多種產品的生產線,通過協作機器人、3D打印、AI相機自動判斷等自動化生產設備,預計產品可滿足中國和全球市場不斷增長的產品需求。
集群協同 新質生產力加速形成
陸博汽車電子(曲阜)有限公司全新智能工廠的投產,提升產能只是*基礎的一環。面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爆發式增長,在曲阜市打造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這張壯麗的藍圖中,有這樣一條主線清晰可見,那便是推動汽車配套產業鏈上下游大中小企業全面向新能源轉型,不斷提高關鍵零部件和高端零部件配套能力。
“簡單來講,新能源汽車要比傳統汽車的起跑速度快,這就代表著對輪速傳感器的要求更高。如何更好地追求能動性,是很多客戶提出的要求之一。”陸博汽車電子(曲阜)有限公司研發工程師金炳兆介紹,過去一般產品的研發周期在1年左右,隨著產品需求的增加,現如今研發周期被壓縮至2到3個月。“研發力量才是優勢,我們根據國內主力場客戶需要的認知,深耕科技研發才能*大限度地把科技力量普及到國內主力場之中。”金炳兆說。
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對注重研發的企業而言,恰恰是抓住市場機遇的好機會。曲阜本土老牌汽車零配件生產企業——曲阜天博汽車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早在2003年就成立研發中心,每年保持銷售收入的4%以上的研發投入力度,配備多個國內外先進的檢測設備,致力于全新技術類的產品研究和開發。其中研發的電子水閥產品經行業專家評價,總體技術達到國際*水平,現已申請專利30項。
“我們與山東大學聯合研發‘新能源整車集成熱管理系統及核心部件’項目,分別從提升熱交換效率、優化管路布置、實現集成模化管理、傳感器電子組件主控芯片集成控制等方面開展全鏈式研究,項目完成后,預計形成年產600萬只生產能力,新增銷售收入2.8億元。”天博公司研發中心總監萬慶江表示。
乘勢而上 補鏈強鏈優化布局
把握窗口期,搶灘新賽道。其實,加快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曲阜早有布局。
汽車零部件制造作為曲阜市的傳統強項,因產業發展基礎良好、特色明顯,汽車零部件配套產業鏈現已初具規模。“發展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及后市場則更是加快產業集聚的重要機遇,也是優化產業布局的關鍵舉措。”曲阜市工信局黨組書記翟德軍說。
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發展,曲阜市緊緊圍繞“工業立市”“制造強市”,全力培育“2+3”產業集群,以企業攀登工程為抓手,以龍頭企業重點培育為帶動,圍繞綠色化、智能化的汽車發展方向,加大汽車感知類產品自主創新力度,持續升級迭代,推動產品由機械向電子、由零件向部件和系統發展。同時以全產業鏈思維,推動汽車零部件產業上下游技術進步和協同發展,針對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研發及產業化應用等方面開展深入研究和成果轉化。
所當乘者勢也,不可失者時也。曲阜市立足“工業立市、制造強市”戰略,實施“強鏈、建鏈、補鏈、延鏈”工程,構建起了以天博集團、圣陽電源等龍頭企業為‘群主’,陸博汽車電子、馨聯動力等12家企業為骨干,32家上游企業為配套的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形成串珠成鏈、集鏈成群、群聚而飛的良好態勢。翟德軍表示,目前曲阜市正加緊梳理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生產及后市場有關企業、重點項目、創新平臺等,明晰在研發、制造、服務等方面的主攻方向、發展路徑和任務目標,進一步匯聚優質資源、強化政策支持,做大做強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