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點 新材料打造新優勢
目前,我市涉及新材料研究開發和生產銷售的企業共30余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8戶,有自貢硬質合金、大西洋、晨光院、炭研院4戶龍頭企業。這些企業具有一定的技術優勢、較高的生產能力,集成創新能力、競爭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是我市培育發展新材料產業集群的基礎。
我市新材料涉及的范圍主要是有色金屬材料、高分子合成材料、新型炭黑、精細化工新材料、鐵基新型復合材料,產品品種規格上萬種;長城牌硬質合金榮獲中國*產品稱號,晨光牌氟橡膠等9個產品榮獲四川省優質*產品稱號,占全市*總數的45%,在國內外均具有較高的知名度。
目前,18戶新材料生產企業有技術人員2598人,占企業職工總數的20.08%,從事開發研究的人員686人,占企業職工總人數的5.3%,自貢硬質合金有限責任公司、大西洋焊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中橡集團炭黑工業研究設計院4戶企業均建成了省級技術中心,自貢硬質合金有限責任公司還建成了國家工程技術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在技術創新機制和研發能力上具有有利條件;企業的部分產品技術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發展后勁足,產品鏈條延伸度長,具有優勢。全市新材料產業發展已初具規模。
“十一五”展望 建成研發出口基地
我市“十一五”規劃綱要提出:加快培育新材料產業集群。依托自貢硬質合金有限責任公司、大西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中橡集團炭黑研究院和科瑞德新材料公司等骨干企業和長城牌鎢鉬制品、大西洋牌焊條等優勢*產品,擴大產品規模,調整產品結構,提高產品檔次,延伸深加工,重點發展硬質合金、鎢鉬制品、超級奧氏不銹鋼焊條、硬面堆焊藥芯焊絲、納米結構炭黑系列產品、橡膠制品專用炭黑系列產品、再生硬質合金粉料產品、特種高分子合成材料(PPS)等。積極鼓勵和引導企業及資金向工業園區和工業示范基地聚集發展。到2010年,努力建成中國西部地區具有特色的新材料研發基地和四川新材料出口基地。
對話 整合資源創新發展
嘉賓:市科技顧問團專家、中橡集團炭黑工業研究設計院院長范汝新
記者:什么是新材料呢?
范汝新:新材料是指隨著現代工業發展,在高科技領域出現的具有比傳統材料性能更為優異的一類材料,主要有有色金屬、有色冶金材料、陶瓷材料、高分子合成材料、電子與光電子合成材料、超導材料等。
記者:我市現有哪些新材料產業,發展情況如何?
范汝新:我市新材料產業目前有硬質合金、有機硅、有機氟、焊條焊劑、特種炭黑等行業。目前,我市已經有一批優勢企業和優質產品。比如,世界第六、國內第二的硬質合金生產企業自貢硬質合金有限公司,在超硬、超強、超細、高耐磨材料方面有豐富的生產經驗和較強的研發優勢;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是國內惟一擁有有機硅、有機氟從單體到聚合物生產以及加工全套技術的科研單位,也是惟一能夠從事科研小試、中試到工業性試驗,*終實現工業化生產的科研、生產、經營一體化單位,該院生產的高附加值新型高分子材料——特種氟樹脂、氟橡膠、氟涂料、膜材料、含氟精細化學品、含氟醫藥及中間體等,均具有較好的市場前景;炭研院是國內惟一一家集科研生產為一體的炭黑產品研究生產單位,是國家炭黑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標準化技術歸口單位,炭黑技術覆蓋全國炭黑生產行業的85%以上,在技術、生產等方面具有*優勢;大西洋焊接材料公司是國內焊接材料行業中品種、規格*齊全、生產規模*大的企業之一,其產品在國內外行業中已具備相當的競爭力。這些都為新材料產業集群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記者:我市新材料產業發展存在哪些問題,該如何解決?
范汝新:目前來講,新材料產業的發展還存在以下問題,一是體制性矛盾制約發展,4戶龍頭企業均存在體制、資本、整合、經營多元化問題;二是技術資源的整合跟不上新材料產業集群發展的需要,4戶龍頭企業均存在技術和人才方面跟不上高技術、高端產品研發的需要;三是資金投入嚴重不足,特別是研發投入偏少;四是企業發展的外部環境跟不上,如生產布局不合理,場地、交通、能源供需矛盾突出;五是多數企業技術開發能力跟不上市場發展需求,存在高端產品開發不出來,低端產品競爭激烈,深加工產品和產品鏈的延伸度差等問題。
要做大做強新材料產業,政府要加大對新材料產業發展的協調支持力度;加快解決企業存在的體制問題;充分整合科技資源,大力開展和支持真正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創新;多元化多渠道籌集資金,加大發展投入;大力推進科技和產業園區建設,解決好企業的外部環境特別是能源問題。
聲音 眾說提升競爭力
張毅(自貢硬質合金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十一五”期間,公司將以變革創新為動力,結構調整為主線,突破制約公司發展的資產、資金、資源瓶頸障礙和體制機制障礙,堅持”內引外聯,優強主業“的發展思路,堅持“市場導向,優勢競爭”的經營理念,進一步提升產品競爭力、持續盈利能力、公司行業地位和員工滿意度,實現銷售收入超30億元,利潤1億元,凈資產收益率達15%。
梁龍靖(四川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公司在“十一五”期間,將淘汰落后的“格”法工藝,發展先進的浮法產品,穩步提高公司的實力,提高在行業中的市場競爭能力。到2010年企業擁有兩條浮法玻璃生產線,浮法玻璃產量達到660萬重量箱,實現銷售收入5億元,實現利稅總額6208萬元。
劉均清(四川大西洋焊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十一五”期間,公司的發展思路是科技*,優化結構,建設*新型焊接材料基地。重點實施萬噸藥芯焊絲項目、萬噸特種實芯焊絲擴能項目、2萬噸特種焊條擴能項目、5萬噸普通焊條擴能。至“十一五”末,公司產銷規模將達到40萬噸,銷售收入達到25億元。與此同時,建立*的研發中心,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實施*戰略,提高市場競爭能力;加強對協作企業的指導,增強產業輻射帶動能力。
個案(1) 川玻“浮法”添力
“一絲不茍,創新*,品質興業,翱翔潮頭”,走進四川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十六字質量方針格外引人注目。
公司總經理梁龍靖說:“公司過去曾走過彎路,川玻人通過自我反思,臥薪嘗膽,強化企業管理,努力降本增效,建立質量保證體系,順利完成了‘十五’期間的各項經濟指標。”
幾年來,公司建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轉變職工就業觀念,向管理要效益;改革用工制度,減員增效;建立招標采購制度,降低采購成本,增加企業的經濟效益;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建立質量保證體系,公司資產和財務狀況得到極大改善,積累了發展資金,增添了發展后勁。
“創新是企業的生命,企業要生存,必須加大實施技改項目,淘汰落后工藝,發展先進產品。”對于企業的發展前景,梁龍靖充滿信心。川玻公司具有30多年生產玻璃的歷史,已經培養和造就了一大批技術工人和技術人員隊伍,并建立了完善的銷售渠道。目前正在進行浮法350t/d改550t/d技改工程,工程完成后,明年公司浮法玻璃的產量可達到300萬重量箱,到2010年,通過關閉“格”法和兩座球窖生產線,利用其場地、公用工程,建設一條600t/d的浮法玻璃生產線,公司浮法玻璃產量可達660萬重量箱。同時,公司還將根據市場的需要,發展夾層玻璃等深加工項目,同現有的鋼化、鍍膜深加工產品配套,完善公司玻璃深加工品種。
個案(2) 科瑞德變廢為寶
走進科瑞德新材料公司,冶煉車間里,一個個電解槽橫臥地上,身著工作服的工人們正在認真作業,將廢棄的合金被放入電解槽中,熔化成溶液,再還原成粉末。
這個由自貢硬質合金有限責任公司、四川大學、自貢長城工具公司、自貢泰豐集團與自然人聯合投資創建的科技型新材料股份制企業,成立三年以來,以文化創新為先導、以技術創新為核心、以人才創新為根本,奮發圖強、努力拼搏,取得了四川省資源綜合利用企業、四川省高新技術企業稱號,被評為四川省“小巨人”企業,成為國家西部重點鼓勵類企業。在2005年度四川省中小企業科技創新獎評選中,公司獲一等獎3個、二等獎1個、三等獎1個;已成功申報2項*項目、8項省級項目、3項市級重點支持項目。各項經濟指標逐年增長。
“科瑞德是一個以再生鎢鈷資源回收利用為核心業務的企業。順應創新與可持續發展規律,要結合行業發展趨勢,組建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效益顯著、管理科學、運作規范的股份制企業,創建成”國內*、國際先進“的高技術晶須、陶瓷材料及超硬材料研發中心,經營成亞洲*大、世界知名的二次鎢資源綜合利用與集散基地。”談到企業的發展前景,科瑞德公司總經理梁勤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