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新月異看雞西
雞西市地處黑龍江省東南部,轄虎林、密山、雞東三個縣(市)和六個行政區,幅員2.25萬平方公里,人口200萬,有641公里中俄邊境線和兩個國家一類陸路口岸,現已成為連接國內外,面向俄羅斯及東北亞的區域中心城市。雞西地域廣袤,物產豐饒,是國家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雞西礦產資源豐富,探明的礦產資源有56種。雞西自然條件優越,生態環境良好,中俄界湖興凱湖是亞洲*大界湖。雞西人杰地靈,歷史文化積淀豐厚,這里是滿族祖先肅慎人的發祥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終結地、中國空軍的誕生地、北大荒精神的發源地、珍寶島事件的發生地、煤炭百年開采歷史的集結地、北大荒書法藝術的匯集地。“大美興凱湖,活力雞西城”,200萬熱情好客的雞西人民誠摯地歡迎海內外朋友來雞西旅游觀光、投資創業。
雞西市石墨資源豐富,分布廣泛,有建設“中國石墨產業之都”得天獨厚的發展基礎。雞西石墨礦產資源儲量總計達8.5億噸,居亞洲之首,占全省57%,占全國38%,占世界21%。已探明資源儲量5.4億噸,礦物量4117萬噸,平均品位7.97%。恒山、麻山等四區兩縣均有石墨資源分布,其均為優質的晶質鱗片石墨,工業利用價值高,有礦石埋藏淺、礦石含碳品位高、易采易選等獨特優勢。雞西在近百年石墨產業發展歷程中,采選能力穩步提升,產量大幅增長,產品品種不斷豐富,被公認為中國乃至世界的石墨精礦生產重鎮。現有石墨企業37戶,已形成了集開采、洗選、深加工為一體的石墨產業體系。產品除滿足國內需求外,還遠銷日本、美國、德國、英國、韓國、法國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
近年來,在雞西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以科技創新為動力,推動石墨深加工產業的快速發展。
2010年,雞西市石墨深加工產業處于打基礎階段。加大科技招商力度,積極引進技術先進、實力雄厚、具有戰略眼光的投資者,先后有深圳寶安集團落戶雞西投資10.6億元生產石墨深加工系列產品、香港浩市投資5億元生產高純石墨等深加工項目開工建設。同時,加大了本地石墨企業深加工項目建設,石墨深加工項目處于建設階段。2010年石墨工業總產值10億元。
2011年,雞西市石墨深加工產業處于起步階段。組建了石墨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促進了產學研的結合,為石墨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通過校企科技合作等形式,已生產出一批石墨深加工產品,如奧宇集團的球形石墨、可膨脹石墨,貝特瑞產業園的球形石墨,香港浩市的高純石墨等都進入了產業化生產。2011年石墨工業總產值15億元,比2010年增長50%,其中石墨深加工產品產值2.1億元,占總產值的14%,石墨深加工產品以較快速度增長。
2012年,雞西市石墨深加工產業處于快速發展階段。隨著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正式立項,*雞西石墨檢測檢驗中心成立,省級雞西石墨創新型產業集群建立,10余項石墨專利技術的申報以及石墨產業發展規劃頒布實施,以科技創新驅動石墨產業的快速發展,負極材料、石墨紙、金剛石等石墨深加工產品先后投入生產。2012年在世界經濟持續低迷的不利形勢下,雞西石墨工業總產值完成20億元,比去年增長34%,其中石墨深加工產品產值7.8億元,占總產值的39%,比去年增長272%,石墨深加工產業快速發展。目前,雞西正在形成資金、技術、人才的匯聚點,為石墨產業的發展和戰略升級,把雞西建成全國*大、*有知名度、*具影響力的石墨新材料深加工基地奠定了基礎。
隨著國家新能源產業政策的全面落實,雞西高舉綠色發展大旗,將石墨新材料產業作為“十二五”時期的發展重點,著力打造中國石墨產業之都。走開放集成之路,深化石墨資源開發體制機制改革;發展石墨精深加工,不斷延長產業鏈;建立符合石墨產業發展規律的區域創新體系,搶占世界石墨行業發展制高點。預計到2015年,全市石墨精深加工產品達到70%以上,產量超過10萬噸,石墨新材料產業產值達到200億元。
恒麻兩山更美麗
園區位于恒山區西部、雞圖公路27-30公里處,遠景規劃10平方公里,“十二五”期間規劃建設總面積507.78萬㎡,分A、B、C三個產業功能區,其中,A區規劃面積為82.04萬㎡,建設高純石墨、球形石墨、金剛石粉、石墨紙、石墨密封件、鋰電池負極材料生產區;B區規劃面積為121.5萬㎡,建設高科技石墨精深產品加工區;C區規劃面積為280.94萬㎡,建設石墨板材、炭塊及核石墨等新產品研發生產區并配建標準化選廠。同時,配套建設23.3萬㎡的辦公生活區。到“十二五”末,石墨園區將建成采選深加工一體化的產業園,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將達到40億元,可實現產值100億元、稅金15億元。
目前,A區實施了房屋動遷、供水管網建設、環路硬化、場地平整、林地補償、線桿和通訊光纜遷移、農用地轉供、土地征占等基礎設施建設,現有建設項目4個,即雞西浩市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石墨深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