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發展興市富民”是我市建設小康社會的總思路總方向,實現這個目標,經濟發展尤為重要。近年來,我市依托石墨資源,發展新興產業,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據統計,2016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不降反升5.2%,完成36.3億元,增幅居全省十三個地市第四位。這組數字里,石墨產業貢獻功不可沒。雞西正以嶄新的視角,全新的發展理念,打破“一煤獨大”格局,培育石墨新興產業,奮力走出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新路子。
作為我國重要的石墨主產區,也是世界*大的珍貴的重要的優質鱗片石墨蘊藏區之一——雞西的石墨產品遠銷30多個國家和地區,“柳毛牌”石墨是雞西對外合作發展的金字名片,“中國石墨之都”的稱號在全球樹立了雞西石墨*產業發展的形象品牌,石墨也逐漸成為彰顯替代接續支柱的重要產業之一。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針對龍江兩次重要講話精神,抓住國家和省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歷史機遇,把石墨作為推動雞西轉型發展的主導產業、未來支柱產業加以培育,著力做好“三篇大文章”,努力在全省率先走出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新路子。
雞西有這樣的底氣和前景——石墨資源豐富,累計探明儲量6.62億噸,礦物量5192萬噸,居亞洲之首,不僅品位高,而且易開采。經過多年發展,形成集探礦、采礦、選礦、礦產品加工、銷售為主的較為完善的石墨產業體系。2014年,中國礦業聯合會將全國*的“中國石墨之都”礦業名城稱號授予雞西。
為打造高科技含量的“中國石墨之都”,市政府牽頭成立全國石墨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投資建成*石墨產品檢驗檢測中心。做到摸清底數,補短板,成立了市政府石墨產業辦公室,統籌推進全市石墨產業發展。延長鏈條,添品種。重點抓好新產品開發和替代升級。精深加工,釋產能。積極推進產業鏈向中高端延伸。完善設施,搭平臺。依托落地項目,高效利用現有石墨產業園區的土地,降低引入項目的建設成本和落戶生產企業的排污治理成本。儲備項目,謀升級。盯緊國家和省石墨產業現行政策,不間斷地跟蹤新政策,充分利用省級工程研發中心、院士工作站、石墨產業聯盟加快技術改造、難題攻關的步伐。經濟合作,重實效。*大可能地謀求注入增量*合作,提升存量拉動合作,產業優化延伸合作。基地建設,聚合力。與國內外科研院所、領軍企業、集團合作,與高校建立緊密性合作,加快推進“人才培育、產品檢測、市場交易、標準制定、技術研發、產業發展”六大基地建設,使雞西擁有更多、更大、更強有力的*行業發展的話語權。
據了解,今年,全市續建和新開工石墨產業項目18個,規劃總投資90.9億元,當年計劃投資21.8億元,全部達產達效后,預計新增銷售收入65.9億元;正在謀劃和推進前期項目8個,規劃總投資25.9億元,全部達產達效后,預計新增銷售收入42.2億元。力爭到2020年,全市石墨產業產值達到600億元。雞西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于石墨產業發展的全過程,努力創建綠色石墨礦山。通過采用先進生產工藝、促進產業升級等辦法和措施,選礦廢水實現閉路循環,石墨烘干、篩分、包裝、儲運等各環節全部達標排放,整個行業的清潔生產水平不斷提高,實現了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同步的良好態勢。